張毅作報告。 李志華 攝
中新網香港10月26日電 (魏華都)“大國建造 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第二場26日下午在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行。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中建國際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以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向理大師生介紹中央援助香港抗疫建築項目的背後故事,並稱“祖國在任何時候都是香港堅強的後盾”。
10月25日至30日,香港特區政府、香港中聯辦、中國建築集團共同舉辦“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系列活動,“大國建造 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是其中的組成部分,首場於25日在香港大學舉行,未來兩日將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校園報告會現場。 魏華都 攝
張毅的報告題目是《時不我待 創新為魂——中央支援兩院項目建築科技的創新實踐》,以一段短片作為引子,介紹2020年7月香港暴發第三波新冠疫情,中央在特區政府的請求下,批准“兩院建築項目”,即分別用於隔離的方艙醫院和用於救治的負壓臨時醫院,由張毅擔任項目負責人。
張毅透露,由於當時疫情緊張,兩所醫院的建造期限很短,其中負壓臨時醫院由正常的3、4年建造時間,縮短到只有4個月,認為這不是一個常規項目。他説:“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是一項崇高的使命,中國建築為了保護香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他認為,兩院項目在中央的決策下,深圳與香港兩地政府組成聯合工作組,各自成立專班跟進協調相關問題,開創了“一國兩制”工程建設的新模式。兩所醫院建築需符合“以人為本”理念,兼顧香港醫護人員習慣,做到可持續發展,因此採用了基於DfMA方法的模塊化醫院設計及智慧建造結合MiC等創新技術,加快建造速度,最終方艙醫院耗時472個小時完工,提前交付使用,負壓臨時醫院也於今年1月如期交付,成為香港最重要的抗疫設施之一。
有學生問及張毅在建造兩所醫院時的感受,他回答説:“香港市民需要什麼,我們就去建設什麼。這是一種使命感。”他寄語在場同學,“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
在理大學習機械工程的鐘同學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在報告會上認識到中國建築專家提出的很多新的建築模式,獲益良多。香港抗疫醫院工程是一次突破,他未來不排除到粵港澳大灣區參與建築行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