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報道】如果逐個兒盤點,雪佛蘭開拓者的亮點挺多。比如空間大、配置全、價格公道。但作為一輛汽車,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發動機與變速器。通過實地體驗,我認為這才是它最大亮點。當然,為了順應潮流,該車的智能網聯,也有不少新意,廠家甚至將其提到 " 第二引擎 " 的高度。本文與您分享的,是體驗開拓者 " 雙引擎 " 之後的感受。
一款新車上市,有的宣傳顏值,有的宣傳智能,彷彿汽車已經變成帶軲轆的手機,行走功能變得無所謂了,五花八門的 " 打通 " 才是重點。按照這樣的思路,估計接下來就該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在汽車當中了。在一片熱浪當中,雪佛蘭開拓者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所謂與眾不同,主要在於它沒有花裏胡哨地炫耀,從裏到外,都很穩重——外觀顯得很穩重,駕駛感受更是如此,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那種平穩的質感,能讓您立刻想到,這是輛有 " 內功 " 的車。通常來説,只有 " 半瓶子醋 " 才會急於炫耀,生怕別人小看自己。而高手們都很內斂,如同金山上門挑戰葉問,要不是妻子下令,家裏的盆盆罐罐,恐怕都要被不知深淺的金山砸光了。
" 內功 " 的由來,在於底盤、發動機、變速器。其中,動力系統被稱為 2T9 —— 2.0T 發動機與 9 速手自一體變速器。發動機最具技術含量的地方,是智能變缸。據廠家介紹,該項技術是全球首創,可根據行駛的需求,在 " 四缸澎湃 "、" 四缸高效 "、" 兩缸暢行 " 三種模式間自動切換。
四缸澎湃——每當深踩油門,氣門升程全開,達到最高進氣效率,從而實現大扭矩和快速響應。
四缸高效——中等油門情況下,氣門升程半開,在保證功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油耗。
兩缸暢行——小油門情況下,只有兩缸運行,此時最為省油。
事實上,高功率與低油耗是矛盾的,追求強動力的車,油耗往往會比較高;追求經濟的車,動力表現會比較弱一些。如何選擇,取決於研發階段的定位——或者定位於性能車,或者定位於經濟車。而開拓者的這台發動機,可以同時面對兩種需求,一方面可以省油,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強勁動力。
能夠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足以證明技術含量之高。
技術含量高,具體都有哪些呢?比如,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
它能根據不同工況的需求,通過進排氣系統的凸輪軸相位調節器,調節進氣門和排氣門的啓閉時間,保證最佳進排氣效果。
再比如,電子放氣閥雙渦道增壓器。
能夠按需控制放氣閥的開啓時刻及開度,可精確快速建立增壓壓力,加快增壓響應。同時降低小負荷泵氣損失,改善油耗。至於雙渦道,可以避免排氣干涉,改善渦輪進氣節奏,提升增壓響應速度。
有亮點的技術還有很多,諸如高壓燃油直噴、智能熱管理、曲軸偏置、無極可變排量機油泵、電控碳罐泵,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詳解了。
與發動機匹配的 9 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包含 60 餘項專利,技術含量同樣不俗。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比常見的 6AT 增加 3 個擋位,從而帶來更為平順的駕乘體驗,以及更高效的燃油經濟性。 高效的燃油經濟性對於車主來説,就是省油。幾個月前,我曾駕駛開拓者從北京出發,沿清朝皇帝當年所走之路,前往木蘭圍場。以加油量計算,全程油耗 8.2 升 / 百公里。考慮到去程有半數左右位於鄉間小道,且有一部分是砂石路,屬輕度越野,能有這樣的油耗,對於這輛自重 1.88 噸的中大型 SUV 來説,相當不錯(我開的是兩驅車,四驅車型自重 2 噸)。
至於回程,因為路況好、有許多下坡,且無需像去程那樣頻繁停車,到京時儀表顯示,油耗僅為 6.5 升 / 百公里。 一輛 5 米長、2 噸重的大傢伙,油耗 6.5 升,可能嗎?日前,我參加了一個節油駕駛體驗,使用的是四驅 7 座擎版,從北京西北角的海淀區小營,開到京東通州的運河森林公園,創下了更低的油耗。下面為您介紹一下體驗過程。
出發時,儀表清零。 在環路上,路況非常好,能保持 80 公里左右的時速。此時,發動機轉速大致在 1200-1500 轉之間——這就是 9AT 的優勢所在。畢竟,轉速低,是省油的緣由之一。 出發後,頭 30 公里,儀表顯示油耗為 7 升多。從 30 公里開始,逐漸下降。到了 40 多公里時,已經下降到 6.1 升。 行駛到 80 公里時,油耗降到 5.7 升,這是此行的最低值。 不過,最後的幾公里路,連續遇到紅燈,故油耗有所上升。 抵達目的地,共行駛 86.2 公里,油耗 5.8 升 / 百公里。聽説,有人曾在這段路上創造過不足 5 升的記錄,更牛。當然,油耗如此之低,與路況好有很大關係。 回程時,由於路上車輛增多,在東五環的平房橋和北五環的來廣營橋,還遇到 2 處紅色路段,故油耗比去程高了一些。 因為回程走的是一條比較近的路,共行駛 51.4 公里,平均時速 43 公里(去程平均時速 63 公里)。 這一圈跑下來,總里程 151.1 公里,表顯油耗 6.2 升。 您可能會説,日常駕駛,大都需要走走停停,且經常遇到紅燈,很難做到勻速,故無法享受如此之低的油耗。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發動機與變速器的技術含量較高,使得它與同級車相比,略佔優勢,也是事實。就拿工信部油耗來説,四驅版的市郊油耗是 6.6 升,市區油耗 9.8 升,綜合油耗 7.8 升,即使按最高值 9.8 升看,這樣一輛大中型 SUV,也是很棒的成績。
除了發動機與變速器有着很棒的表現,這輛車的 " 第二引擎 " ——車機,同樣很棒。中控屏是開拓者的標配,區別在於低配是 8 英寸屏,中配及中配往上,是 10 英寸屏。無論哪種屏,都具備車聯網、導航和路況顯示,OTA 升級也是標配。此外,它還支持蘋果與百度的手機映射,USB 與 Type-C 接口多達 6 個,SD 卡槽也有 2 個。顯得頗為厚道。
它的車機系統被稱為 " 全新一代 MyLink+ 智能車載互聯繫統 "。具有 1.5GHz 雙核處理器、16G 內存,液晶屏分辨率720P(1280x720)。車機反應快、無卡頓、畫質好、清晰度高,是它的主要特點。 從 2021 年 1 月開始,廠家對這套系統實施遠程升級,因而具有 22 項功能更新。其中,新增的個性主頁,可以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加入,用起來非常方便。 新增的 " 車主錦囊 " 和 " 生活服務 " 也很接地氣,比如後者,交通違法、限行、天氣、股票、航班及火車票等信息,全能顯示出來。 在新增的 " 隨心聽 " 服務中,包含在線音樂 - 酷我、在線電台 - 聽伴、有聲讀物 - 喜馬拉雅、ZAKER 新聞等內容源,曲庫高達 2200 萬首,有聲讀物數量超過 1 億。 在 " 第二引擎 " 體驗方面,我有 3 個很感慨的地方。第一,我不太喜歡流行歌曲,只喜歡古典音樂。前不久試駕某款車時,輸入 " 曼陀瓦尼 ",顯示查無此曲。可在這款車機上,無論用語音,還是用文字,都能立即找到。可見,它的合作方實力很強。
第二,我用語音説出幾處想去的地方,它都能準確識別,且立即做出規劃,開始導航。在導航過程中,準確度始終很高。您別小看這一點,絕不是所有車機都能做到的。就在上個月,我試駕某款車時,也曾説過相同的地址,可無論怎樣字正腔圓,車機還是一臉懵逼,後來改用文字錄入,才終於清醒過來。但緊接着,在導航過程中,不斷迷失方向。我打電話詢問該車主人,他建議道:改用手機。第三,車機享受每年 100G 的 " 安吉星車聯應用流量終身免費 " 服務,且帶有車載 Wi-Fi,能實現熱點分享。在某款車連收音機都得按月付錢才能收聽的情況下,這個極為厚道的做法,太值得稱讚了。
發動機與變速器技術含量的高與低,車機技術含量的高與低,其間肯定是有成本差異的。就好比剛才説的曲庫,找家便宜的合作方,廠家確實能省錢,而且在買車階段,消費者很難察覺,可在使用中,種種不方便,就會顯露出來。消費者:這車有液晶屏嗎?有車聯網嗎?
經銷商:有。
消費者:好,買。
可技術含量呢?
如用電腦閲讀,點擊下圖即可直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