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積極開放態度助力世界數字經濟發展
圖為2021年5月20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拍攝的L4級自動駕駛巴士。新華社發(孫凡越 攝)
新華社天津11月8日電題:中國以積極開放態度助力世界數字經濟發展
新華社記者李鯤、鄧浩然
過去一週左右,“數字經濟”成為中國與世界發生連接的最高頻詞彙之一。
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向《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保存方新西蘭正式提出申請加入這一協定。而在此前的10月30日和之後的11月4日,中國領導人連續兩次在國際會議上表明中國積極加入DEPA的態度,並表示中方願同各方合力推動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有遠見的數字經濟大國,申請加入DEPA將為世界數字經濟規則的統一性和透明性作出自己的貢獻。”天津社會科學院東北亞區域合作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平力羣説。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技術和計算技術為核心和基礎的經濟,其內容涵蓋了所有由網絡和其他數字通信技術支持的商業、經濟、社會、文化等活動。由於互聯網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特性,數字經濟在多個領域給傳統全球貿易規則帶來衝擊,同時又長期缺乏全球性規則和一致性監管方案,也給其自身發展帶來不少壁壘和挑戰。
圖為2020年5月2日,工作人員在天津市和平區大悦城利用手機直播進行線上銷售。 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2020年6月,新加坡、智利、新西蘭共同簽署DEPA,2021年1月生效。這一協定涵蓋商業和貿易便利化、數據問題、新興趨勢和技術、創新與數字經濟等16個模塊,對國際數字經濟活動和交流提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則安排,各國可根據需要選擇模塊加入。
“不同於各種夥伴關係協定中的電子商務章節,DEPA是全球首個關於數字經濟的專業夥伴關係協定。”平力羣説,以中國的巨大數字經濟體量加入這一協定,“將有助於與協定其他簽署國共同探索出一種統一的規則,降低貿易成本”。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顯示,2020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到32.6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佔GDP比重為43.7%。其中,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長9.6%,增速居世界第一。
在中國,數字經濟已是許多地方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新“引擎”。杭州提出建設“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2020年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高於全市GDP增速9.4個百分點;北京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2020年其數字經濟總量佔GDP比重已超40%;天津則提出打造數字經濟創造新供給、數字社會滿足新需求、數字政府優化新環境“三位一體”的“數字天津”,計劃到2023年將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至55%以上。
特別是,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數字技術在中國的應用更加廣泛,越來越多的服務貿易由線下轉到線上,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在全球經貿規則制定和經貿規則治理方面,中國長期處於被歐美合圍的狀態之下。而數字經濟領域的長足發展,讓中國有能力在這一領域的全球規則制定中發揮關鍵作用。”天津市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恩專説,中國國內自貿試驗區多年來的制度創新和壓力測試,為中國對接並引領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作出了準備。
圖為2019年6月16日,智能機器人在天津大劇院指揮樂團演奏曲目。新華社記者李然攝
自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中國已批准設立六批共21家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片區達到67個。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前不久發佈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1年前9個月,前五批18家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總額4.7萬億元,以不到中國4‰的國土面積實現了中國14.7%的外貿規模,為中國穩外貿、穩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國內方面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容,到國際方面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DEPA……在世界經濟艱難復甦,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背景下,中國對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一以貫之。
劉恩專表示,中國與DEPA發起國新加坡、智利、新西蘭都簽有雙邊自貿協定,這三國也是CPTPP重要成員。中國申請加入DEPA與申請加入CPTPP一脈相承,是中國多年來堅持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的題中之意。
“DEPA協定成員堅持他們現有的CPTPP協定承諾。中國如成功加入DEPA,將為其加入CPTPP提供有力幫助。”平力羣説。
專家表示,雖然源代碼開放、數字產品的待遇和涉及數據安全的內容等,是各國在簽訂世界經貿規則時面臨的普遍難題,但隨着中國數字經濟治理能力的提升,也要和各國一道積極探索推進,避免“安全”的概念被過度泛化。
“共享和開放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要以開放為前提,確保安全。”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