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涵:8年之後,“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為何逆勢前行?|專訪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8週年。八年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聯通不斷深化,國際互聯互通水平持續提升,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已有17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以“大變局下的經濟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將於10月18日至20日在湖南長沙舉行。大會期間,將就如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進程進行探討。
中國鐵建承建的幾內亞達比隆港至聖圖礦區專用鐵路(達聖鐵路)正式建成通車。圖片來源:新華網
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0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超過9.2萬億美元,沿線國家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提高了4.1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8245.5億美元,同比增長37.9%。
8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到行動,從總體佈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在推動全球經濟合作中的經濟增長點?疫情影響下“一帶一路”一系列成果釋放何種信號?“一帶一路”建設如何走向高質量發展?封面新聞對話華僑大學世界文明對話研究中心主任黃日涵。
華僑大學世界文明對話研究中心主任黃日涵。
“一帶一路”建設步入發展快車道
記者:“十四五”開局之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帶一路”建設仍不斷取得積極成效。1—8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28.9億美元,同比增長9.2%。您如何看待疫情影響下“一帶一路”一系列成果?
黃日涵:首先,“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性公共產品,相關國家都意識到“一帶一路”的益處和作用,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之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醫療物資、醫療設備、藥品等相關產能水平較低,像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醫療檢測設備等產品都面臨不同程度短缺。中國與相關國家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框架下積極開展醫療物資和設備、藥品等方面的產能合作,為抗疫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一帶一路”已成為一條生命線和活力線,共同致力於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生命之路”。
其次,“一帶一路”建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中歐班列在這方面表現十分突出,今年1—8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0052列,較去年提前2個月突破萬列,運送96.7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32%和40%。將中國與歐洲20多個國家、90多個城市聯通起來。在全球供應鏈出現比較嚴重斷裂的情況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貿易增長仍保持正增長,這對於穩定相互之間的經濟發展與保障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路橋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2018年中標並開建克羅地亞佩列沙茨跨海大橋工程項目。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一定程度上為“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阻力,如何減緩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全球疫情在蔓延,國際間如何開展合作抗疫,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
黃日涵:儘管各國經濟恢復發展的程度各不相同,在公共衞生方面,大國要承擔國際義務和國際責任,完善全球公共衞生治理合作機制,加強國際合作與協調,促進全球醫藥物資可及性與便利性,加大援助力度協助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抗疫防疫,讓更多國家提高疫苗接種率。
面對疫情考驗,在相關業務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中國眾多境外項目有序推進,加快促進相關國家基礎設施完善和工業化發展,幫助緩解債務問題。中國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能源電力工程項目建設,保障當地社會正常運行,有效改善當地民生狀況,為共建國家和地區帶來真正益處。
“數字絲綢之路”打造新經濟增長點
記者:共建“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提出至今已8年,8年來“一帶一路”在合作中不斷髮展,已成為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您如何看待當前“一帶一路”所處的階段?
黃日涵:最大的一個經驗是通過互聯互通實現了共商、共建、共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理念。“一帶一路”推進全方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等要素自由流通;促進各國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在更廣領域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帶動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把握工業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落實共建成果惠及民生,讓更多發展中國家能更好地參與全球分工並從中獲益。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前“一帶一路”通過佈局開篇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需要把更多的事情做得更細更深入,不管是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還是民心相通,還是設施聯通,都屬於“工筆畫”階段,要做的更細緻一點。
中歐班列(渝新歐)十週年紀念專列。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數字貿易是近期召開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的一大焦點議題,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如何理解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在推動全球經濟合作中的經濟增長點?
黃日涵:“數字絲綢之路”是指通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絡和信息化建設、深化互聯互通來提升沿線的數字貿易發展水平。本着“互利”發展理念,絲路基金、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聯合中國互聯網企業共同為沿線國家提供資金、知識和技術。不同的小型市場通過互聯網聯接進入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加速全球範圍貿易流動,有利於在無形、互聯的電商系統中,將企業家之間的頻繁互動轉化為生產力。
通過“數字絲綢之路”打造新經濟增長點,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推廣應用,推動金融、科創、文化、教育、醫療等數字化轉型,可將更多方面納入其中,惠及沿線國家。
“債務陷阱論”本身就是個陷阱
記者:部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環境複雜,會面臨一些地緣政治風險和安全風險。如何有效規避風險對於共建“一帶一路”非常關鍵。對此,您如何看待?
黃日涵:企業“走出去”之前的風險評估異常重要,做好每個具體項目的商業、財務、法律風險之外的國別風險與地緣政治風險的戰略性評估。因為國際投資環境有很多地緣政治風險,比如説政局的變動,因為很多國家面臨的政局不是很穩定。做好事先風險評估,包括購買相關保險是非常重要的,遇到緊急情況有預案。
另外,國際化人才還是比較缺乏,需要健全人才機制,吸納國際傳播專家及語言專家,能有效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範圍減少風險。
記者: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影響力不斷顯現,出現了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負面聲音,其中所謂的“債務陷阱論”頻頻成為一些西方國家、媒體批評的論調。您如何看待?
黃日涵:“債務陷阱”本身就是個陷阱,歸根結底是某些西方國家戴着有色眼鏡看“一帶一路”,在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下把“一帶一路”的成就看作對自身利益的損害。正是因為沒有擺正心態,某些西方國家在自身影響力下降的深深焦慮中,對於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的項目進行抹黑,而後上升到對許多中國投資的項目進行詆譭。
一邊是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在全球修路架橋,另一邊是某些西方國家在全球築起高牆,大搞貿易保護主義,甚至對自己盟友錙銖必較。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發展需要外力支持,需要有合作共贏理念,而“一帶一路”的投資策略,就是要“借雞生蛋”,是不是陷阱,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塞爾維亞通過視頻會議方式與國藥集團簽署新冠疫苗採購協議。圖片來源:新華網
全球低碳轉型和綠色復甦的重要引擎
記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一帶一路”,正沿着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共建“一帶一路”還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黃日涵:中國經濟不斷髮展,未來我們跟海外合作也一樣,要聚焦到高效發展。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建立多層次全球數字合作伙伴關係。推動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支持信息化領域海外高層次人才在華創新創業。
二是加強綠色能源、綠色基建、綠色金融合作,“一帶一路”不僅是推動國內實現“2030碳峯值”、“2060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全球低碳轉型和綠色復甦的重要引擎,可尋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第三方合作。
三是“絲路電商”迎來發展春天,在世界電子貿易平台(EWTP)等推動下,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貨物往來變得越發便捷。未來,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智慧物流業也將迎來春天,在數字絲路推動下,貨通天下將觸手可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