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朋克貓疑抄襲初代甲殼蟲,大眾欲起訴長城。”這一消息,最近幾天在國內的媒體圈引發了不大不小的波瀾。
在上週開幕的上海車展上,長城歐拉亮相了全新車型“朋克貓”,該車一亮相,就有不少網友驚呼,其外觀與大眾的經典車型甲殼蟲有一定的相似性。隨之而來,有媒體傳出消息,大眾可能對歐拉提出訴訟。
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大眾要訴諸法律這一説法,並沒有實錘的證據。我們在Google上進行了搜索,對於歐拉這款新車,絕大多數海外媒體的報道都較為中性,對於其外觀與甲殼蟲的相似性,大多用的是inspired(以……為靈感)這樣的詞彙。
唯一一份涉及到法律問題的報道,來自汽車網站CarScoops——在記者向大眾方面提出疑問後,大眾方面給出的回覆是:“我們對此事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侵犯了大眾汽車的專利,並保留採取任何必要法律措施的權利。”(We check this matter with regard to any violations of utility model or design rights of Volkswagen AG and reserve the right to take any necessary legal steps.)
在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中國媒體口中,大眾似乎都已經準備好了律師函,但從國外媒體的原文來看,大眾的態度還處於“八字沒有一撇”的階段。
其實,就算大眾真的提出告訴,也不見得能贏。
初代甲殼蟲是汽車歷史上毋庸置疑的經典,但卻早已停產多年。2003年,最後一輛初代甲殼蟲從大眾位於墨西哥的工廠駛出,此時的它累計產銷量超過了2100萬輛。這也讓這輛充滿個性的小車,成為世界上單一車型最高銷量的紀錄保持者,且至今仍是。
於是,問題就來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四十二條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所以汽車外觀設計的有效期是申請日為起點的10年。
初代甲殼蟲停產也已近20年,即便大眾當年有申請過專利,這項專利也鐵定早已過期。更何況,初代甲殼蟲從未在中國大陸正式銷售過,德國人有沒有在中國申請過這項專利,尚且是一個疑問。如果這項專利根本就不存在,那麼所謂的法律訴訟根本無從談起——研發一輛新車,其投入少説幾千萬、多則上億,長城的法務部也不是吃乾飯的,對於法律風險肯定早有考慮。
那麼,大眾是否可能會認為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甲殼蟲的外觀設計遭到侵犯呢?這就更是仁者見仁了,儘管大眾前後三代甲殼蟲的外觀延續性很強,但無論從尾部曲線還是內飾設計來看,歐拉朋克貓顯然帶有更濃郁的上世紀中葉風格,與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並不是那麼相像。更何況,無論是初代,還是後續幾代甲殼蟲,採用的都是雙門設計,這一點與四門設計的歐拉朋克貓完全不同。
事實上,類似的圓潤設計在上個世紀中葉的汽車行業中,是一時之風尚。如果遍數當年的流行車型,不難發現,有相當多車型都具有這樣的設計元素。從小巧的雪鐵龍2CV、菲亞特500、到福特Vedette、雪佛蘭Fleetline、乃至阿斯頓·馬丁DB Mk 3、雪鐵龍DS這樣的高端車型,都能或多或少找到歐拉朋克貓的影子。難道,只要是外觀圓潤一些,輪轂外飄、再加上圓形的前大燈,就能叫做“抄襲”大眾甲殼蟲?那樣的話,大眾也未免有些太霸道了。
更有意思的是,大眾甲殼蟲的外觀,原本就不是大眾自己的。
一説到這裏,就要牽扯出大眾最不願意被提及的“黑歷史”——與納粹德國的淵源。
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的“元首”,雖然是藝術生和退役軍人出身,但內心其實還是一個熱愛機械的理工男。
1934年,希特勒提出了“人民汽車”(Volks Wagens)的概念,希望每個德國人都能開上屬於自己國家生產的可靠、耐用的私人車輛,還得儘可能便宜,價格不超過1000馬克。1937年,在德意志工人陣線支持下,得名自“人民汽車”的大眾汽車公司成立,而這款“人民汽車”的總設計師,正是被希特勒隆重請來的保時捷博士——費迪南德·保時捷。
僅僅一年後,首批“人民汽車”下線並在柏林展出。希特勒看了非常喜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KdF(Kraft durch Freude,快樂的力量)。
上:太脱拉97;下:大眾KdF
費迪南德·保時捷是汽車設計大師不假,但只用了短短一年就完成從設計到量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保時捷博士的套路,是高度“借鑑”了一輛捷克車、太脱拉97。從照片上不難看出,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後置後驅的佈局,保時捷博士的作品幾乎就是太脱拉97的翻版,其相似度遠勝今日之歐拉朋克貓。據説,希特勒本人曾經在看過太脱拉97後説,“這是一輛適合我們道路的汽車”。而保時捷博士的“借鑑”,就是在希特勒本人的授意下完成的。
捷克人對納粹德國“人民汽車”的抄襲並未無動於衷,太脱拉對保時捷提出控告。但希特勒對此嗤之以鼻,原因很簡單:一年後的1939年,納粹德國悍然入侵了捷克,太脱拉也落入納粹德國之手……
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曉得了。
像甲殼蟲,也像歐拉的另一款車保時捷356
二戰結束後,大眾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重建,重新冠名“甲殼蟲”並風靡全球;而自立門户的保時捷推出了保時捷356,外觀與甲殼蟲也相去不遠,其部分元素被保時捷911繼承至今。
而太脱拉呢?在戰後再次提出對大眾的控告,直到1965年,大眾才以賠償100萬德國馬克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橫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曠日持久的跨國官司。
換句話説,大眾甲殼蟲本來就是抄襲和侵略的產物,德國人如果願意因為一輛來自中國的新能源小車,自己揭開自己不甚光彩的老底和血淋淋的傷疤,不妨一試!
更何況,德國人早已將甲殼蟲掃入垃圾堆。甲殼蟲在2019年停產,而前些年曾經有所傳聞的電動版甲殼蟲,也已被確定不會繼續研發。為了推出ID系列電動車,大眾已經精疲力竭,確實很難再有興趣和餘力繼續這一經典。
既然如此,就讓中國人用一輛全新的新能源小車向甲殼蟲致敬,何樂而不為呢?精明的德國人,自然不會不權衡其中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