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割肝救子,許敏也許永遠也想不到養了28年的兒子姚策居然跟她沒有血緣關係。
28年前,兩個男嬰在同一家醫院出生,分別在江西與河南分別長大。
姚策的養母許敏本來是小康家庭生活富裕,為了姚策的病不僅借了媽媽20萬塊錢,更是在姚策命懸一線之際,決定割肝救子。方才發現自己的“兒子”不是“兒子”,而長大後的姚策,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不光處處維護生母杜新枝,而且夥同生母向醫院索要100萬賠償金,還拉黑養了他28年的養父養母。
而另一個被錯換人生的郭威卻要揹負養母杜新枝一家的開銷,在初中就輟學打工。
這一切是那麼地不可思議,很多人都表示在姚策、杜新枝身上看到了人性醜惡的極限。
都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透過姚策和郭威身份的互換,我想到的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如父如子》,電影也是從兩個家庭抱錯孩子而展開,但是它卻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
在各自的軌道上生活安逸的兩個互無聯繫的家庭,被醫院的一通電話打亂:6年前,孩子出生時,兩家抱錯了。
雖説這是一場意外,卻也是對兩個家庭的考驗,在孩子成長和父母陪伴的這道親子題面前,他們會作何選擇?
一個是雖然不太富裕,可是作為父親的雄大總是陪伴孩子們的成長。
與之相反的是,一個是城市中的中產家庭野野宮一家,父親良多是公司精英,各方面都很出色,唯獨疏於照顧家庭。因為他認為:“有許多非要我做不可的工作”。因忙於工作,良多幾乎從不陪兒子出去玩。但是他要求慶多每天都必須彈鋼琴,生活必須自立,就連洗澡這樣的事情,必須自己獨立完成。
意外發生之後,孩子被動地、手足無措地被大人安排,換了一個環境和家庭重新開始生活。
在這段特殊的時間中,雄大讓良多明白了:“父親也是你需要花時間非做不可的工作”。世界沒了誰都一樣轉,這份工作你不做自然會有其他人做。
所以在這場親情的較量中,習慣了“人生贏家”角色的良多,最終還是輸給了平凡的齋木。
席勒説: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於血肉關係。比起血脈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內心的羈絆。那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相伴、相惜後產生的更深的愛啊!
確實血緣從來都不是維繫親情的唯一方式,兩者也不是一個對立的存在。第一次,他教會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第一次,他教會了他,什麼是父子。也許,這次是電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