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第十八期:

愛情三角理論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晉中婦聯婚姻課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愛情三角理論。

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的美國,一個年輕人給自己的新娘寫了一首情詩,然後把它塞進瓶子裏扔進了太平洋。十年後,一位在關島海岸慢跑的人撿到了它,並發現了這首裝在瓶子裏的詩,大意如下: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可能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但我相信我們的愛情仍然會像現在一樣鮮活……即使它永遠都不能到你的手中,我仍然銘記於心的就是,我會不顧一切地去證明我對你的愛——你的丈夫,鮑伯。”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拾到瓶子的熱心人通過電話找到了那位十年前的新娘,當他將信中內容講給她聽時,她竟然哈哈大笑起來:“我們已經離婚了”,隨之掛斷了電話。

這不是暢銷小説的片段,也不是好萊塢電影中的一幕,而是發生在真實世界中。故事沒有朝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下去,一切美好與浪漫突然止於現實。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兩個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作出離婚這樣缺乏羅曼史的行為呢?某一方有了外遇?價值觀的偏差?經濟出了狀況?我們也許永遠沒有辦法知道真相,唯一確定的是他們的愛情肯定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文學中人類總是努力構建一些理想愛情的模式,然後力圖在現實世界裏還原。但很少有人能填平文學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我們終歸還是需要生活在這個充滿冷靜和理性的世界裏,正確看待“愛情”到底是什麼?當文學和哲學都對這個問題力不從心時,心理學家為我們開啓了另一扇理解“愛”的窗户,我們來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説的。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坦伯格提出“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份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我們先來説説激情,激情是愛情中的情慾成分,是一種情緒上的着迷。“一見鍾情、夜不能寐、激情澎湃、相見恨晚、如膠似漆、生死不渝、朝思暮想、鬥志昂揚……”“激情”像是在兩人關係中加入的興奮劑。陷入愛河之初,頭暈目眩,你的身體對另一個反應之強,足以讓你的情緒及心理機能方寸大亂。像梁山伯邂逅祝英台,司馬相如邂逅卓文君,劉秀娶妻陰麗華,李隆基遇到楊玉環,牛郎相遇識織女……激情在愛情穩定的階段裏,也可使兩人在感官邂逅中不斷享有戀愛的感覺。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如果激情的特色是“身陷愛河”的感覺,“親密”就是“愛慕某人”的狀態。親密是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温暖體驗,着重的是關愛和包容。激情在兩人關係建立之初有如一道閃電,親密會慢慢地讓温柔滋長,親密感增加,就會更珍惜對方,對彼此的轉變甚至不完美都保持着一份憐惜。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承諾是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王曼妮邂逅海歸,以為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出現了,最後因為不能給到承諾而分開。“承諾”就是明明白白許下愛的諾言,並信守之。雖然承諾最明顯的表達方式是同住或結婚,但也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承諾——從不再找另一個對象做起。

當你愛上一個人,就是願意讓自己的自由加上枷鎖。在一段成功的兩人關係中,許下承諾是主動的,諾言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核心,更是滋養愛情的憑藉。承諾開花結果後,就產生了信賴和安全感。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説:愛是所有情感的詩,是命運中獲得美好事物的關鍵,愛若非偉大,就什麼也不是。

【來源:晉中婦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3 字。

轉載請註明: 【婚姻課堂18】愛情三角理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