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盡幾年的工資積蓄,好不容易買輛車,大家都會像對待親生孩子一樣疼愛。買車確實不容易,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新鮮感過去了,大多數車主都回歸理性用車的方式。但大師依然發現有不少愛車奴,每天依然圍着車轉。更重要的是,他們一些自認為愛車養車的“小技巧”,並不科學,處理不好還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非但沒有讓車輛更加健康,反而會讓自己的愛車更加受傷。本期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過度養護的“三從四德”行為。
從來不深踩油門 如果你開朋友的車,只要你的腳稍微踩深一點,那車主的心肝可能會疼得不要不要的。車主一年到頭都沒有深踩過一次油門,你一上來就“暴力駕駛”TA的愛車,心裏能承受得住嗎?在車主心中,你這樣狠踩油門,發動機肯定會釀成什麼暗傷。
其實這種思維並不正確,對於發動機來説,不管是高轉速還是低轉速,這些都屬於發動機正常運行的範圍。而有可能損害發動機壽命的超高轉速區間,發動機早已通過紅線區以及自動斷油保護了起來,並不存在高轉速會損害發動機,反而大家偶爾拉高轉速還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發動機積碳,改善發動機的燃燒工況。 從來不原地打輪 不原地打輪也是車奴的典型症狀之一,雖説不原地打輪確實可以減緩輪胎的磨損程度,但摩擦原本就是輪胎的日常使用工況。再説了,你的車又不是一直倒車入庫的教練車,一天內能有多少回原地打輪?不管你原地打輪與否,兩者的差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如今輪胎的耐磨性並不差,再加上國內的道路養護越來越好,我們已經很少能把輪胎使用到警戒線處,反而更多的都是由於輪胎過了有效期而更換輪胎。至於原地打輪對方向機的影響,那更是九牛一毛。綜上所述,如果你有原地打輪的習慣,看到一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大可不理會。 從沒感受過愛車的原裝皮質 手機剛到,馬上帶保護套、屏幕貼膜。新車落地,座椅皮套、方向盤套、全包圍地毯,所有能包的都包上。甚至有一些車主,這一包,就包到了賣車為止。
殊不知這些汽車後市場後包的皮質大多都不及原廠配備的真皮,它們大多在透氣性、舒適性以及耐久性方面都不佔上風。反而把車變賣之後,這些幾乎全新的原車真皮方向盤以及真皮座椅便宜了下家。換言之,汽車後市場包的皮,不僅花了你的錢,而且還影響了你的舒適性,完全是虧本買賣。 加油得加最高標號 雖然車輛推薦只需要加92號汽油,但由於95以及98號汽油更貴,很多車主都覺得更貴的油肯定會更好。為了自己愛車擁有更好的發動機工況,TA們便會添加更高標號的汽油。
雖然不少汽車可以向上兼容更高標號的汽油,但這樣的做法並不等於你是對的。汽油的標號指的是汽油的辛烷值,不同的發動機技術以及不同壓縮比都有相對應的辛烷值汽油推薦,標號越高只能説明汽油抗爆性能越強,並不能説汽油品質更好,雖説加高標號的汽油並沒有什麼大礙,但花了更多的錢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提升,有這個錢還不如換點級別更高的機油有效。 機油得用粘度最高的型號 機油的種類有很多,除了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外,還有各種不一樣的標號,例如我們常見的0W-20、5W-30等等,W前面的數值越低,代表機油低温流動性能越好,W後面的數值越高,代表機油粘度越高。
有不少車友在一些用車小知識以及身邊老司機的影響下,都紛紛用上了保護性更強、粘度更高的機油。機油的粘度越高,確實對發動機保護越好,但如果粘度過高了,你愛車的百公里油耗也會隨之飆升,而且由於機油的粘度更高,發動機運行的阻力也更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發動機的負荷。 每個月得拋光打蠟一次 愛車之心,人皆有之。如果金錢以及時間都允許的情況,相信很多車主都希望自己的愛車每天都可以保持光鮮亮麗。回想起買車時的宣傳照,再看看如今髒兮兮的愛車,拋光打蠟就此提上日程。對於一些老車來説,由於經歷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在拋光打蠟之後,整輛車又回到了少年時期。
但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拋光打蠟的效果好,而盲目提高拋光打蠟的次數。因為我們車漆一般都有三層,最底層的底漆,中間的色漆,以及上面的清漆。在日曬雨淋之下,清漆慢慢磨砂化,愛車也就不再光鮮亮麗。而拋光打蠟則通過研磨清漆,重新讓愛車迴歸光亮的狀態。但如果盲目提高拋光打蠟次數的話,反而會加速清漆的磨損,最後效果也就南轅北轍。 每次開車得熱車十來分鐘 傳統能源車型,在剛着車之後,車輛都會進入熱車階段。但有部分車主,為了發動機可以充分潤滑,將熱車時間延長至十多分鐘,其實這樣完全沒有必要。我們的愛車從冷車回到最佳工作温度並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過長時間的怠速熱車,只會加重發動機的積碳。
就像如今的南方地區,着車以後可能十多秒發動機的怠速便會迴歸到正常狀態。如果我們不是一上來就暴力駕駛,等到發動機的怠速平穩回到正常水平,水温肉眼可見,我們即可出發,無需多等十來分鐘。 好不容易買了輛車,有愛車之心再正常不過,但有時候過度的保養反而會得不償失,影響愛車的正常使用。説白了,買車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以及服務我們的,並不是買回來一個爹。要想汽車不受傷害,僱幾個人把車抬起來走,絕對是最疼車的做法,但這真的是我們買車的初衷嗎?理性愛車,合理用車,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