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畔的中國丨萬里黃河第一隧:夢幻五分鐘,懸河之下玩“穿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濟南報道

10月19日,“母親河畔的中國”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穿越黃河第一隧道,看天塹變通途,領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工程技術的進步。

母親河畔的中國丨萬里黃河第一隧:夢幻五分鐘,懸河之下玩“穿越”

展現沿黃城市底藴

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是我國已建成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之一,是黃河流域首條公軌合建的交通隧道,也是世界上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第一次穿越地上懸河,開創了黃河天塹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時代。

隧道設計方案以黃河文化根脈為基,黃河之“光”為“場”,融合黃河歷史、文化、自然、藝術等表現黃河兩岸是我家、歲歲安瀾的生活幸福感。“黃河根脈 歲歲安瀾”主題設計定位為城河相融,動靜相融,藴含“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讓黃河隧道藝術空間景觀和自然互為補充。設計中借黃河水紋傳統紋樣,將黃河文化與自然生態中的場地、色彩、光影結合,再造了黃河地形與黃河流動的自然之美,描繪了新時代黃河畫卷中詩情畫意的城市底藴。

保持隧道主體工程結構不變,通過增加裝飾,實現整體設計提升。“流動”與“水紋”的造型體現了黃河穿越之美,在隧道內採用3D打印貼膜工藝繪製白楊樹(寓意堅韌、表達力求上進的精神),以緩解駕駛員視覺疲勞。同時以黃河星空為題,中間段頂部弧線的燈光表現黃河穿越之感,暖色照明設計表現,感受黃河星空光線流動之美。

母親河畔的中國丨萬里黃河第一隧:夢幻五分鐘,懸河之下玩“穿越”

5分鐘穿越黃河

當黃河抵達濟南濼口段,河牀高出南岸城區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河牀11.62米,成為罕見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懸河”。2019年9月開始,“黃河號”和“泰山號”兩台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先後始發掘進,首次開啓人類歷史上對地上“懸河”的偉大穿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表示,“這是一條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高質量隧道”。項目的成功建設為黃河中下游地區通道建設方案選線提供了有力依據,形成的超大直徑盾構適應性選型配置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南起濼口南路,依次下穿二環北路、繞城北高速、黃河,在邯濟鐵路西側接現狀國道309。項目全長4760米,其中穿黃隧道長3890米,主線段採用雙管雙層隧道,公軌合建,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市政道路,設計時速60公里/小時,下層為軌道交通以及排煙通道、管廊和逃生通道,實現穿越黃河廊道資源的有效利用。隧道通車之後,開車最快5分鐘可穿過黃河。

公路和軌道合建,如何做好突發事件中的救援工作是重中之重。隧道內設置了消火栓、水噴霧、滅火器、廣播、緊急電話、視頻監控、設備監控等完備的防災救援設施,通過中央計算機形成有機系統,如遇突發狀況,可實現上層道路6分鐘完成疏散,下層地鐵區間30分鐘完成疏散。

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位於濟南黃河大橋和建邦黃河大橋之間,這也是目前濟南最為繁忙的跨黃通道。濟濼路隧道在起步區北接國道309,通過與原省道101或梓東大道兩個平行道路連接國道308。同時,隧道北延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將下穿鵲山水庫,直連國道308,屆時隧道通過與英雄山路、大緯二路、濟濼路和起步區規劃路,構成連接主城區和起步區核心區域的南北主軸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5 字。

轉載請註明: 母親河畔的中國丨萬里黃河第一隧:夢幻五分鐘,懸河之下玩“穿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