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時期,婆羅門教徒在喜馬拉雅山地帶修行時,發現動物和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或者保持清醒的方法,修行者就模仿動物,創造出了一套鍛鍊方法,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經過千錘百煉,形成了現代瑜伽。
瑜伽是源於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之一,古印度教徒認為瑜伽是探索“梵我合一”的方法,瑜伽大師又通過不斷的苦行激發身體的潛能,在印度,種姓制度和宗教信仰是根深蒂固,這也造就了許多苦行僧。
印度的婆羅門教義當中,種姓制度是核心,最高種姓的婆羅門被認為是最尊貴的人,即便法律也無法約束他們,犯了法,也不會受到任何刑罰。所以苦行僧都是低種姓人,他們信奉宗教,哪怕只是做了一個夢都可以放棄家庭,成為苦行僧。
阿馬爾·可傑,是印度著名的一位苦行僧,他是中產階級,屬於吠舍,他不是貴族,但也不是最低等的平民,是第三等級的印度人,雖説印度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宗教才是印度的核心。
阿馬爾·可傑跟許多人一樣都信奉者印度教神靈,在1970年以前,阿馬爾·可傑跟許多人一樣也過着平凡的生活,他娶了一個妻子,生育三個孩子,生活算是無憂無慮,然而,有一天從夢中醒來,一切都不重要了,他決定放下所有,徹底服務於濕婆。
濕婆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它既是毀滅之神,也是生育之神,不同的濕婆,也有着不同的面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濕婆只是神話,可對於阿馬爾·可傑來説,濕婆賦予了他神聖的使命。
在夢中,阿馬爾·可傑夢到了濕婆,它在低語,阿馬爾·可傑雖然聽不清楚,但他第一次感覺到如此的心安和滿足,這或許就是我們常説的“一念悟道”,自從那天之後,他就穿上了苦行僧袍,帶着濕婆的三叉戟,開始了流浪生活。
在我們中國“一念醒悟”,無非就是隱居修道和入佛門,既然阿馬爾·可傑有如此信仰為什麼不進入佛門呢?其實印度佛門跟我國完全不一樣,印度僧侶都是至高的婆羅門,連第二等級的剎帝利都沒有資格剃度,更加別説阿馬爾·可傑,所以他選擇了苦行。
三年之後,阿馬爾·可傑認為自己還沒有徹底跟凡塵世俗劃清界限,於是,他舉起了右手,還跟凡塵做一個了斷,想必很多人也都嘗試過高舉右手,不過時間一長,肌肉就會酸,想要長時間高舉並不容易。
阿馬爾·可傑的毅力非常大,不管是手臂痠麻還是風吹雨打,阿馬爾·可傑都沒有放下,堅持第一年,他的手臂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和血液循環,已經開始萎縮,知覺也在慢慢流逝,47年後,手臂徹底壞死,完全固定在右肩膀上面,想要轉動都做不到。
阿馬爾·可傑堅守着自己的信條,他得到印度平民的尊重,人們將它成為濕婆轉世,但這背後卻有着太多需要思考的事,這樣做值得嗎?阿馬爾·可傑遇到婆羅門依舊需要跪拜,他是平民當中的神,卻是婆羅門眼中低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