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日賺3000元,我在農村當“保姆”

由 撒宏才 發佈於 綜合

  “直播”、“無人機”、“經紀人”

  提到這些關鍵詞

  也許你不會把他們

  跟“農民”聯繫在一起

  但在今天的農村

  有這樣一羣人

  他們

  用直播、無人機助力農村經濟

  他們也被稱為

  “新型職業農民”

  “網紅主播”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處

  有這樣一個村子

  村民互稱“老鐵”

  暗號是“666”

  ……

  《懸崖羊倌》

  這個名叫“阿土列爾”的村子

  位於海拔1400多米的地方

  懸崖之上,雲朵之間

  此前

  村裏通向外界

  依賴一架用藤條和木棍編成的17段“天梯”

  即便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上下一趟也要近4小時

  外界稱其為“懸崖村”

  

  住在懸崖村山上的人

  完全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孩子上學揹包翻山

  “去縣城”都是奢侈的事情

  

  在政府和媒體的幫助下

  鋼梯代替了懸崖上的藤梯

  互聯網接入村莊

  幾代生活在封閉大山中的人們

  開始通過手機向外界傳遞村裏的大事小情

  

  村子裏更是湧現出一批

  “網紅主播”

  他們通過直播平台把蜂蜜、臘肉等土特產

  和原生態的羣羊養殖搬進直播間

  把山川壯美景色和彝族風俗傳揚到各地

  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帶動當地困難羣眾走上脱貧致富路

  

  近年來

  特別是今年在疫情“加持”下刷短視頻、直播帶貨、做主播

  成為鄉村新潮流

  其中有的甚至

  成為坐擁200萬粉絲的農業網紅

  年收入過1000萬

  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也為整個家鄉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無人機“飛手”

  廣闊的關中平原上

  活躍着一支

  精幹的無人機飛行隊

  天剛亮,植保無人機“飛手”

  已經到達農田

  一切準備就緒後

  無人機便開始起飛噴灑農藥

  這支飛行隊帶頭人

  是一個叫石宇鋒的“90後”小夥子

  他真正投身農業僅6年

  

  石宇鋒是陝西省下邽鎮人

  2012年退伍後

  他回到家鄉

  沒有過多的糾結猶豫

  就投身到家裏的農技事業

  此時的石宇鋒已經開始

  接觸無人機領域的病蟲害統防統治

  

  植保無人機對農業的意義

  最主要還是對勞動力的解放

  在農田旋耕、插秧、收割、烘乾

  4個領域實現了機械化後

  植保無人機直接取代了

  大農田手動噴灑農藥的方式

  大幅提高植保效率

  

  在不太遠的將來

  身背沉重藥箱

  一手加壓一手噴灑農藥的傳統做法

  也許只能在懷舊影片

  或偏遠地區才能出現了

  中國的現代農業正在快速

  擁抱無人機技術

  “秸稈經紀人”

  陳建平原本是安徽省郎溪縣的

  一名普通農民

  但是現在他成為一名專業的

  “秸稈經紀人”

  從2017年開始

  他就跟附近的鄉鎮簽訂了

  為期三年的秸稈綜合利用服務協議

  負責將周邊2個鄉鎮

  150多户農民拋棄在

  田間地頭的秸稈拉走

  再賣給附近的這家生物質能企業

  陳建平説

  現在我們每年收購

  接近兩萬畝田的秸稈

  將近6000~7000噸的稻草

  電廠給的收購價格是每噸280元

  加上國家補貼後是每噸330元

  除掉工人工資

  一年可以掙30到40萬元

  

  隨着社會對秸稈回收的愈發重視

  我國也會健全各地的秸稈收儲體系

  促進秸稈綜合利用

  一旦秸稈收儲體系形成

  “秸稈經紀人”的煩惱

  也能夠得到徹底地解決

  隨着秸稈禁燒

  在農村的廣泛宣傳和大力管制

  “秸稈經紀人”這份職業

  也顯示出了廣闊的前景

  “農業經理人”

  他們常常被稱為

  “家庭農場主”

  “農業經紀人”

  “農業CEO”

  儘管稱呼不同

  但都指向那些

  “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

  專門人才

  

  張紹發於2007年

  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

  那時,沒人相信他的新模式、新經營理念

  但是,時間證明了他的選擇

  現在,該社是一個集合

  有機蔬菜定製生產、直銷配送

  體驗觀光、親子教育、休閒娛樂於一體的

  綜合性農場

  張紹發被評為

  四川省成都市勞動模範

  温江區魚鳧英才

  還獲得了四川省首屆

  農村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成都市十佳農業經理人等榮譽

  

  張紹發的蔬菜專業合作社

  首創土地流轉、農户零出資變股東模式

  為農户帶來持續增收

  普通農户

  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

  成為合作社一員

  主要收益來源有3種:

  第一種是土地分紅

  農户參與合作社利潤的30%分紅

  第二種是土地租金收益

  農户流轉租金是一年2900元一畝

  第三種是返租用工的收益

  返租用工收益是

  每畝地8000元一年、按月發放

  同時田間地頭的優秀者

  每年有不菲的績效獎勵

  細算下來農户每年每畝

  淨收入達1.2萬元

  這種模式可以為

  周邊農民提供就業機會

  增加農民收入

  “農田保姆”

  農田請“保姆”

  政府給補助

  農民減負又增收

  《創出農村就業新天地》

  在廣大農村

  普遍存在缺少青壯年勞動力的現象

  吳軍防結束了

  長達26年的外出務工生涯

  回到家鄉

  加入了聯合社

  河南農吉耕種作業服務隊隊員吳軍防説:

  “在家鄉,我一天能做80畝地

  每畝地50元,一天就是四千元

  除去燒油也能賺2、3千元

  所以我在家裏幹一天

  比上海十天的這個收入還高”

  回到老家後

  吳軍防參加政府牽頭的農機培訓

  學到技術後

  買了一台203000元的播種機

  其中國家補貼67800元

  公司墊付7萬多元

  吳軍防實際只花了6萬元

  幹起了“農田保姆”

  “農田保姆”

  不僅僅指耕種隊

  駐馬店市農業機械合作社聯合社

  組織了耕種、耕整、飛防植保、收穫等

  不同類型的服務隊

  他們分工明確

  為農户提供從播種到收割的全流程服務

  被形象地稱為“農田保姆”

  農户只需要提供

  土地、種子、化肥、農藥

  就能“坐享其成”

  而聯合社對不同農作物

  都制定了種植技術標準

  會隨時派人對作業進行抽查

  

  吳軍防“農田保姆”工作

  現在

  “農村”和“農民”

  似乎已經不是我們印象裏的樣子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在農村這片廣闊土地上

  運用新技術、新觀念、新模式

  不斷髮揮着創新精神和實幹精神

  改變着自己的家鄉

  這些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

  新型職業農民

  正在成為返鄉入鄉創業的先鋒隊

  他們已然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推手

  在帶動家鄉發展的同時

  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不只是他們

  我們每個年輕人

  都可以為家鄉的改變

  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