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家超:香港“抗疫不走回頭路” 以最小代價換最大成效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社香港10月19日電 (戴小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9日發表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香港“抗疫不走回頭路”,以最小代價換最大成效。

  李家超表示,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特區政府的抗疫路線是不斷向前,根據疫情實際情況和變化,調整和優化措施,確保一切有序穩妥,逐步向前推進。為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成效,讓“抗疫不走回頭路”,特區政府堅持五項原則,包括“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確保醫療體系的負荷力;減重症,減死亡;保護高風險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長期病患者;以科學精準方法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分級管控;平衡疫情風險與經濟需要。

  李家超指,為確保香港的盛事、經濟和大型活動順利穩妥進行,特區政府已經階段性推出多項以風險管理為本的精準抗疫措施,逐步放寬管控。他表示,香港在9月26日實行“0+3”措施,正式取消抵港強制檢疫要求,是一項重大改變。在條件許可下,特區政府會按部就班優化各項措施。

  “聯通內地和外地同樣重要,必須同時努力推進。”李家超説,香港正全力與內地商討,爭取在不增加內地疫情風險的前提下,循序漸進恢復跨境往來。第一個目標是在香港做“逆向隔離”,減輕內地檢疫酒店和人手壓力,增加香港到內地的確定性。同時,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亦會商討增加深圳人文通道限額,配合兩地聯通需要。

  另外,在人口老化和新冠疫情的雙重衝擊下,香港多年來過分倚重公營醫療系統的後遺症愈見明顯。為此,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相對應地推出了多項醫療措施。他表示,公營醫院服務是醫療體制的骨幹,官方會從多方面提升有關服務,包括多管齊下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全力推動第一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未來5年增加約4600張病牀和約80間手術室等。

  李家超表示,香港會與內地就“港澳藥械通”保持聯繫,讓更多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在粵港澳大灣區使用,並積極研究允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的港人使用長者醫療券繳付內地醫療保險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