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視頻截圖
文 | 李有理
近日,幾條關於老人的新聞引發熱烈討論:在上海,88歲老人將300萬房產贈送給水果攤主;礙於鄰里傳聞,99歲老人因被子女強辭保姆哭訴:“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
關於老人贍養和財產分配的問題一貫是輿論場的熱議話題。人們往往奇怪:為何相對於親人,一些老人在情感上對相處幾年的“外人”更親近,甚至願意把財產分配給他們?
對此,網民往往站在兩個角度進行判斷:一是揣測“這些陌生人是不是有所圖才照顧老人”,另一種則是認為“子女、親屬只有在錢的面前才關心老人”。
常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家務事夾雜着親情、金錢與利益的糾葛。不僅外人無法“旁觀者清”,參與其中的人更會“當局者迷”。
人們的種種行為,難以用道德、法律和社會風俗進行簡單判定。如同“贈送300萬房產”一事中,家屬站出來質疑水果攤主,究竟是為了爭奪房產,還是為老人今後得到照料謀得一份“保證”,目前來看我們不得而知。
拋開個案來看,當下一些家庭確實面臨這樣一種景象:不少在外地打拼的子女、親屬一方面希望有人能替自己履行做“孝子孝女”的義務,另一方面又想享受身為親屬的財產繼承權。
可在權責不一致的前提下,這難免會出現矛盾和問題。在一些案例中,爭執自己與外人“孰輕孰重”的過程,實則也是對自身角色缺失的一種掩飾。
而在複雜的利益糾葛背後,其實是老人最簡單的訴求:當人老了,相比於錢,更希望有貼心陪伴與細心關照——乾淨的環境,熱乎的飯菜,及時遞來的藥品……這些才是老人最在乎的事情。
對他們而言,萬貫家財又怎比得上日日悉心陪伴的温暖與尊重?而這種陪伴,如果有熟悉的家人在身邊,老人又怎麼會選擇“外人”?
這些個案的出現,反映的是老齡化社會的現實與年輕人社會的機制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給子女、親屬帶來更大贍養壓力。傳統的“多子女多家庭”所組成的“贍養團隊”,如今被獨生子女家庭取代。
人手不足、精力不夠,讓贍養糾紛從“不同子女、親屬之間的糾紛”轉變為“子女和老人、外部人員之間的矛盾”。
另一方面,求新、求變、求快的“年輕人社會”社會機制也讓老年人倍感吃力——移動支付、掃健康碼、使用社保電子卡……追求便捷、電子化的“年輕行為習慣”裏,與傳統生活方式緊緊捆綁的老年人更加強化對子女、對年輕親屬的依賴。但不在身邊的子女、親屬又往往“愛莫能助”。
在兩種社會的角力中,傳統家庭維繫情感的紐帶漸漸撕裂,進而導致一些家庭中老年人和自己最親近的人越隔越遠,最終矛盾頻發,老人不得不“遠親屬”而“近外人”。
老人“遠親屬”而“近外人”不是普遍現象,但其反映的新的社會形勢對傳統家庭倫理的衝擊,以及“老年人社會”與“年輕人社會”之間的矛盾,卻是社會的真實面相。面對如此複雜的矛盾,需要我們立足完善社會機制以應對挑戰。
譬如,完善創新養老模式,給老人以更多樣的“養老”選擇;給子女、親屬以更貼心的休假關懷,落實關懷假、親情假等,保證他們探視、照顧老人的時間、空間;培育更成熟的老年人產業機制,讓親人盡孝方式更多樣。
當然,對於那些把老人照顧得很好的“外人”,只要老人願意,且經過合法程序認定,把財產贈與他們也不應該成為問題。對這種新的養老模式,社會也宜為其提供順暢的法律通道與社會解決機制,以更好地為一些老年人解決養老困境。
□李有理(媒體人)
編輯:新吾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