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
當前防汛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五方面,其中山洪災害防治難度大,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
堅決避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件,堅決避免標準內洪水防洪工程失事事件,堅決保障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堅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安全
“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快防洪控制性樞紐建設,大力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骨幹行洪河道治理、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等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李亞飛
“當前我國防汛形勢嚴峻。”
日前,水利部副部長劉偉平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專訪時表示,自4月1日起,我國由南向北陸續入汛。前一階段,黑龍江、嫩江干支流發生洪水,部分河段超保、超歷史,其中黑龍江上游發生大洪水,江河水位高、持續時間長,目前部分河段仍超警戒;近期,長江、淮河、海河、珠江等流域部分地區連續出現暴雨洪水,防汛進入關鍵時期。
我國是世界上水旱災害最頻繁最嚴重、防禦難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今年我國氣候形勢複雜,極端氣象水文事件可能多發,水旱災害防禦面臨重大考驗,要警惕‘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劉偉平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意義。
當前防汛形勢特殊而嚴峻
《瞭望》:怎麼看今年的防汛形勢?水利部開展了哪些工作?
劉偉平:自4月1日起,我國由南向北陸續入汛。截至7月5日,入汛以來我國面降雨量2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已發生18次強降雨過程,比1998年以來同期均值多4次,局地強對流天氣頻發,湖北、廣東、新疆等地短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黑龍江、內蒙古、浙江、福建、江西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19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常年同期偏少近2.5成,其中22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7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據預測,7~8月,全國降雨總體偏多,以北方多雨區為主,主要位於東北中部北部、華北大部、黃淮、西北中部東部、江淮、西南北部、華南南部;黃河中游、海河流域漳衞河子牙河大清河、松花江幹流、嫩江、黑龍江等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長江、淮河、太湖、遼河、珠江等流域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始終牢記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門的天職,立足監測預報預警、水工程調度、搶險技術支撐重要職責,全力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
汛前,對水旱災害防禦作出總體部署,對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禦等重點工作作出專題安排,公佈全國710座大型水庫大壩安全責任人名單,落實小型水庫安全度汛和山洪災害防禦責任人,與應急管理部聯合對七大江河流域開展汛前檢查,指導各流域、各地編制修訂江河洪水或水工程防洪調度方案、山洪災害防禦預案等,開展防汛演練,及時修復去年水毀水利工程設施,做好蓄滯洪區運用準備。
入汛即進入24小時值班狀態,密切監視全國雨情、水情、汛情,強化會商研判,針對強降雨過程提前作出防禦部署,向黑龍江、內蒙古、江西、安徽、湖北等地派出工作組指導暴雨洪水防範。指導各地水利部門科學調度骨幹水利工程。入汛以來全國1725座(次)大中型水庫共攔蓄洪水328億立方米,減淹城鎮324個(次)、減淹耕地面積280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63萬人。會同中國氣象局開展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有關地區共發佈9.27萬次縣級山洪災害預警,利用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向相關防汛責任人發送預警短信790萬條,利用三大電信運營商向受威脅區域的社會公眾發佈預警短信1.48億條,為做好防災避險、保障生命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面臨五大風險
《瞭望》:當前防汛形勢存在哪些風險點?防汛工作的着力點在哪裏?
劉偉平:水旱災害始終是水利領域的重大風險。
當前,防汛方面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五方面:遇超標洪水或標準內洪水,堤防仍有發生漫頂和潰決的可能;中小水庫尤其是病險水庫失事風險較大,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損失;山洪災害防治難度大,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部分蓄滯洪區運用時人員安全、工程安全難以保證;受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存在平常低風險突變成高風險事件的可能。
水利部強化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警惕水旱災害防禦領域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以“四個堅決”作為目標:堅決避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件,堅決避免標準內洪水防洪工程失事事件,堅決保障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堅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安全,全力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給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為此,我們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一是落實各項防汛責任。督促各地各級水庫安全、山洪災害防禦、巡堤查險等責任人及時上崗到位、履職盡責,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防禦措施落實到位、發揮實效。
二是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滾動預測預報和分析研判,努力提高預報精度,及時預警。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台和三大電信運營商的作用,及時向相關防汛責任人和受威脅區域公眾發佈預警信息,督促基層人民政府按照“方向對、跑得快”的要領及時轉移危險區人員。
三是科學實施水工程調度。完善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規定,規範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嚴控違規超汛限水位運行。依法科學精細實施水工程防洪調度,強化水庫羣、水閘、分洪河道、蓄滯洪區等水工程的聯合調度,有效攔洪削峯錯峯,充分發揮防洪減災效益。強化病險水庫控制運用,確保病險水庫和在建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度汛。
四是抓好工程巡查搶護。督促河道堤防、水庫大壩等工程的管理單位認真組織巡查,一旦發現險情,立即採取搶護措施,做到險情早監測、早發現、早處置。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實現“防”與“抗”的無縫銜接。及時派出水利專家指導搶險救援,科學有效處理險情。
五是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對水毀修復、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防洪調度及汛限水位規定執行、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和重點山洪溝防禦工作等持續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各地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升建設運行管理水平,保障度汛安全。
防洪體系仍需進一步加強
《瞭望》:當前我國防洪體系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劉偉平:經過多年建設,我國基本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水旱災害防禦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體系,為戰勝歷次流域性大洪水和大面積乾旱奠定了基礎,但目前還存在着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
工程體系方面:一些江河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調控洪水的手段不足;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的部分河段和大量中小河流堤防標準偏低,或未達到規劃的防洪標準,還需進一步加強治理;蓄滯洪區、洲灘民垸數量多,人口密集,安全設施建設有待加強,啓用可能造成較大損失,決策難度大;部分地區排澇能力不足,河道行洪障礙多,阻水現象嚴重;水庫、水電站、淤地壩數量多,普遍存在工程標準偏低、運行管理投入不足、維修養護不到位等問題,還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病險,安全度汛壓力很大。
非工程措施方面:局地突發性、短歷時強降雨預報難度大,北方一些江河源短流急,洪水預見期短,實測資料缺乏,預報能力不足;山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監測預報水平還需提升,預警發佈機制有待完善,山洪災害仍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部分江河和水工程的防洪調度方案、超標洪水防禦預案、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等不夠完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強;大多數流域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仍處在探索階段,統籌防洪、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多目標的調度機制還不夠完善,調度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一些流域多年未發生大洪水,少數幹部羣眾對暴雨洪水的致災性認識不足,警惕性不夠,缺乏防汛抗洪實戰經驗,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有待增強。
6月5日,長沙市望城區白箬鋪鎮組織開展2021年度防汛搶險及山洪地質災害轉移演練
“十四五”科學謀劃水旱災害防禦體系建設
《瞭望》:如何進一步提高水旱災害防範應對能力?
劉偉平: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水旱災害防禦體系建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一是堅持“建重於防、防重於搶、搶重於救”的工作思路。順應水旱災害風險防範化解的基本邏輯,遵循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基本規律,進一步加快防洪控制性樞紐建設,大力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蓄滯洪區安全建設、骨幹行洪河道治理、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等,完善系統完備、高效實用、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防洪工程體系,為調控洪水、抵禦災害提供硬基礎。堅持關口前移,超前部署、充分準備,切實做好監測預報預警、調度指揮等“防”的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災害風險,把問題解決在未萌之時。做好工程巡查,發現險情立足搶早搶小,全力避免和減輕災害損失。
二是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防範手段。抓好“四預”措施,以超前的情報預報、精準的數字模擬、科學的調度指揮,堅決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預報是加強實時雨水情信息的監測報送和分析研判,利用水文氣象耦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努力提高預報精準度、延長預見期。預警是完善預警發佈機制,做好江河洪水、山洪災害等的預警發佈,一旦水庫、堤防出現險情,及時向可能受影響的相關部門和地區發佈預警。預演是在應對洪水過程中,運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根據雨水情預報情況,對水庫、河道、蓄滯洪區蓄泄情況進行模擬預演,為工程調度提供科學決策支持。預案是根據防洪工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防洪預演中暴露出的問題,細化完善江河洪水調度方案,編制流域、區域水工程聯合調度方案,完善超標洪水防禦預案,提高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提升水工程防災調度能力。水工程調度是防禦洪水的有效措施,更是水利部門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的重點,必須義不容辭地做好。我們將推進數字流域建設,對重要水利工程建立數字映像,在數字流場中實現“四預”。以流域為單元建立完善流域防洪體系,推進水工程防災聯合調度系統建設,全面提升水工程調度的業務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為防洪調度指揮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努力實現智慧調度。
四是提高水旱災害防禦現代化水平。將水旱災害防禦作為智慧水利建設的優先領域,推進建立流域洪水“空天地”一體化監測系統,提升流域基礎面、水利工程感知能力,提高信息採集、傳輸、處理等方面的水平,提高流域洪水監測體系的覆蓋度、密度和精度。提高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水平,在北方河流洪水預報、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預警等問題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