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姐姐被教育,弟弟泣不成聲跟媽媽講道理:孩子是用來心疼的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綜合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中國式家長還是堅持着以往的教育方式,總覺得"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但其實,打罵只能解決短期的問題,並不能達到長期的教育目的。有時候連孩子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家長們卻不明白。

姐姐被媽媽教育,弟弟含淚抗議,網友點贊:長大了一定有出息

有一段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的小男孩正在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的媽媽,説着"打孩子是不對的""等你長大後我和我姐都打你,你是什麼感受?"這樣的話。孩子雖然聲音哽咽,但是邏輯卻十分清晰。

原來,小男孩有一個姐姐,姐姐在錄這段視頻之前,因為不聽話被媽媽用鞋拔子揍了一頓。弟弟看到後很是心疼,所以才有了他泣不成聲跟媽媽講道理的這一幕,他對媽媽説:"孩子是用來心疼的,不是用來打的。"

弟弟為了姐姐控訴媽媽這一幕,打動了很多人,他小小年紀就能説出很多家長都不願意面對的大道理,不少網友都給他點贊:長大以後一定有出息


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

1、 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討好型人格"最主要的形成原因,就是孩子一直接收到來自父母的責罵。在這種責罵中,孩子會不斷地否定自己、喪失自信,最後為了避免責罵,他們會開始小心翼翼地討好身邊的人,逐漸喪失對自我的價值認可。

2、 會讓孩子變得不孝順

正如視頻中的小男孩對媽媽説的一樣,等他和姐姐長大後,兩個人都打媽媽,媽媽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父母打罵孩子可能會在孩子心裏埋下怨恨的種子,孩子長大後,即使不會打父母,也很難親近、孝順他們。

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1、 在孩子犯錯時,先冷靜後再處理

調皮的孩子有可能會把墨水或者紙巾弄得滿地都是,在看到"災難現場"的第一眼,父母們通常很難控制生氣的情緒。因此,在看到孩子犯錯時,父母們可以暫時背過身去,先做好心理準備,再去處理"事故"。

2、 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家長打孩子,無非是希望孩子記住這個教訓,下次不要再犯,但是這反而會讓孩子記住他被打的事,從而忽略自己的錯誤。

面對孩子犯錯,家長可以讓他負責自己惹下的"禍端"。如果孩子弄髒了屋子,就讓他自己收拾;如果孩子欺負了別人,就帶他親自上門道歉。温和的方法,反而能達到強勁的效果。

"打罵"的出發點不應是出氣

在許多案例的證實下,"打罵教育"的弊端十分明顯。許多"打罵"的出發點是出氣,而不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這種本身就背離了正確目的的做法,只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埋下更深的隱患。

"孩子是用來心疼的,不是用來打罵的",這個淺顯的道理連孩子都能看透,家長們也應該明白。

今日互動話題:在什麼情況下,你才會打孩子?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