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一段“兩女孩趴斑馬線”拍照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兩名十二三歲的女孩在車來車往的斑馬線上拍照,還趴在斑馬線上,引得經過車輛鳴笛示警。廣東河源交警已經找到並批評教育了兩個孩子。她們説,之所以模仿,是因為看了網紅博主的“斑馬線拍照”教程。
兩女孩趴在斑馬線上拍照
社交媒體上,各種拍照教程很受歡迎,平淡無奇的素人街拍,換個角度、調個濾鏡,就能變成“大片”。因為門檻低,易學習,很多人按圖索驥、如法炮製。在音樂界有個老段子,以流行感冒為比喻,嘲諷一些毫無鑑賞力的人只以流行與否評價音樂好壞。如今,這個段子可以破圈至社交媒體上。凡是流行的,就有人跟風追捧。不僅是沒有判斷力的未成年人,成年人也趨之若鶩。
在斑馬線拍照不僅危險,還涉嫌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行人不得在車行道內坐卧、停留、嬉鬧;行人實施其他妨礙交通安全的行為,交警部門處以警告或罰款。因此,對於在斑馬線拍照的人,應當依法對其進行處罰,讓法規來禁止此類行為的發生。
“斑馬線拍照”只是其中之一,此前“網紅公路拍照”的危險性也不遑多讓。青海一段網紅公路上,不少人在路中間打卡拍照,對身後疾駛而來的車輛毫不在意。當地交警不得不加大巡查力度,還在路邊安放了一塊提示牌,又通過媒體喊話:“拍照千萬種,安全第一條,不要讓你的美,成為親人的淚。”
“鐵軌拍照”同樣害人害己,去年廈門3名大學生在鐵軌上花式擺拍,逼停一列貨車,受到處罰;2019年,一對新人在鐵軌上拍“不出軌”照片,結果因拍攝行為“出軌”受到處罰。鐵軌拍照被撞身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為什麼處罰和傷亡都不能叫醒這些“無知”者?一是因為僥倖心理作祟,二是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獲得關注的快感太強烈。
危險的拍照行為是一種全球趨勢,每年都有無數人因為此而死亡。《經濟學家》雜誌2019年曾刊發過一篇報道,關注社交媒體上的冒險行為,報道提供了2014年至2018年間的數字:全球有200多人在自拍時死亡,包括並不限於從機翼上、懸崖上、摩天大樓的尖頂上摔下。報道認為,各種智能拍照設備、鼓勵競爭的APP、社交媒體上獲得關注的慾望促生了這種不顧一切的冒險。
有研究人員認為,越是特殊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在社交媒體上越會受到關注,而平台算法又強化了這一趨勢。也就是説,為什麼很多人會模仿“斑馬線拍照”“鐵軌拍照”或“懸崖拍照”,無非是因為這個特定的姿勢或鏡頭已經被證明是受歡迎的,有流量的,因此引來越來越多的模仿。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網紅為了蹭熱度而日漸出格的直播行為,那些包圍了“大衣哥”“流浪大師”和全紅嬋家的主播們,那些連河南水災也要去蹭的網紅們,對他們來説流量就是唯一目標。而流量又從哪來?自然是平台算法而來。什麼能走紅,什麼被推流,一浪壓過一浪的算法大潮中,製作者和觀看者被裹挾着、翻卷着。
所以,僅僅是處罰因拍照而違法的人是不夠的,還應該在平台層面建立規則,包括禁止違法行為的照片或視頻上傳與分享,對極限運動或危險動作的及時提示,對惡意蹭熱度的違規者的限流或下架處理等。
當然,作為每一個獨立個體,也別把一切行為都歸咎於算法,無論在哪一種媒介下,我們都有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