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第一階段會議開幕,亞洲象遷徙記錄短片亮相開幕式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劉旻 馬瑾倩)《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10月11日開幕。開幕式上播放了亞洲象遷徙的記錄短片。

記者獲悉,第一階段會議將包括開幕式、閉幕式、高級別會議、生態文明論壇等活動,同時發佈“昆明宣言”。

第一階段會議將發佈“昆明宣言”

COP15將於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兩階段在昆明召開。大會將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履約工作情況,推動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翻開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篇章。

第一階段會議將發佈“昆明宣言:邁向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呼籲各方要採取行動,響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號召,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二階段會議將審議和決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作為COP15大會的重要標誌性成果,“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對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做出規劃。

生態文明論壇共設置7個主題

第一階段會議將包括開幕式、閉幕式、高級別會議、生態文明論壇等活動。其中,生態文明論壇將於10月14日至15日召開,邀請各締約方、國際組織、金融機構、研究機構、社會組織、商業企業、媒體機構以及中國地方政府等共計1800餘名代表參會,其中線下參會人員規模約1300人,線上參會約500人。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中心主任、研究員張惠遠介紹,生態文明論壇共設置7個主題,分別為應對氣候變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文明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本核算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青藏高原生態文明與生態安全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

中國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

作為大會的主席國,中國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

COP15新聞中心主任、生態環境部發言人劉友賓在9日舉行的通氣會上介紹,中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善政策法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立國家公園體系,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不斷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參與度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下降勢頭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中國“愛知目標”執行總體情況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2年制定,包括三個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分享遺傳資源帶來的好處。

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在日本愛知縣舉辦,會上提出了“愛知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分為5個戰略目標和20個行動目標,這是全球第一個以10年為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但“愛知目標”全球實現情況總體不夠理想,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還沒有根本扭轉,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壓力仍在加劇。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認真落實“愛知目標”,明確各項任務和責任,目標執行取得積極成效,20個“愛知目標”當中,3個目標進展超越了“愛知目標”預期,13個目標取得了關鍵性進展,4個目標取得階段性成績。“愛知目標”執行的總體情況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劉旻 馬瑾倩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8 字。

轉載請註明: COP15第一階段會議開幕,亞洲象遷徙記錄短片亮相開幕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