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7月13日電 台當局稱新冠疫情趨緩,已實施近兩個月的三級防疫警戒自13日起實施“微解封”,健身房、餐廳、影院、學校操場、動物園等可有條件恢復開放。
台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天公佈,新增29例新冠確診病例,其中28例為本地病例;另新增6例死亡病例。6月底以來,台灣單日確診病例有所緩和,但疫情仍在持續,業者及百姓期待經濟復甦。有媒體發文稱,當局為讓奄奄一息的餐飲、服務業者稍喘口氣,訂定部分行業“微解封”。
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報道,措施實行首日,絕大多數民眾處於觀望狀態,已開放運營場地也大多空空如也。
實際上,“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前並未降低警戒等級,“微解封”效力堪憂。新詞攪動島內輿論,《聯合報》文章指,民眾看不懂當局政策矛盾、邏輯錯亂的舉措,各縣市也紛紛作出“逆”表態。半鬆綁的業者憂喜參半,未解禁的業者失望憂心。
據介紹,目前全台各地管制標準並不統一,如餐飲場所允許開放堂食,但除澎湖縣外的各縣市並未跟進鬆綁政策;新北市要求電影院維持停業;台北市要求學校操場、動物園不開放;基隆市也持續關閉校園操場等。
規定本身還存在自相矛盾之處。台灣《經濟日報》有評論舉例,互不認識的9人可以搭同一輛車出遊,但5個人不能在家吃火鍋、打麻將;安親班(小學一至四年級)不能開,健身房卻可開放、僅是器材不能混用。
這篇文章質疑,若像當局所稱疫情緩和,卻遲遲不宣佈解禁,而是推給各縣市政府自行決定,擺明是要各縣市自己扛責任的甩鍋之舉。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13日在中時新聞網撰文表示,指揮中心依其一貫做法,自行宣佈某一政策,完全沒有與各縣市溝通;然後,各縣市首長有因地制宜的考量,出現全面“逆時中(政策與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的指令相悖)”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不少媒體此前針對“微解封”所作民調顯示,反對聲量遠高於支持聲音,原因集中在“不急於此時”“沒疫苗打,很快又會淪陷”“隱形傳播鏈或擴大感染,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解封”等。
“關鍵還在疫苗覆蓋率。”台“立委”高虹安直言,疫苗接種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微解封”沒有實際幫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