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海,消費者在泡泡瑪特全球旗艦店內選購盲盒。視覺中國供圖
未成年人充值消費成為盲盒消費投訴的重災區之一。一些家長在投訴平台上反映,未成年人通過廣告鏈接下載盲盒App後進行充值消費,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家長向平台申請退款,一些平台要求收取支付費用的30%作為服務費,還有一些平台直接置之不理或拒絕退款。
---------------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常成“冤大頭”,這是不少盲盒玩家的切身感受。
“首抽僅0元,立即上車”“5抽必出智能手機”“每3發必出稀有/史詩/傳説款”……7月18日,來自廣西的梁先生在短視頻App看到了這樣的盲盒廣告便踏上了一條“抽盲盒”的不歸路。最終,他花費1600多元抽了10多個盲盒,並未見到手機的蹤影。
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售假冒偽劣產品……當前,盲盒市場“泥沙俱下”,也讓盲盒從一些年輕人的“心頭好”變成了“心頭痛”,與此同時,很多人也在期待:一個健康的盲盒市場早日到來。
“上當一個,算一個”
起初,梁先生在盲盒App上花費了198.01元(聯抽首個為0.01元)購買了3個標價為99元的盲盒,按照規則,梁先生確實抽到了“隱藏款”,即一款標價為599元的空氣炸鍋。然而,他在多個電商平台均未搜到該款空氣炸鍋。
隨後,剛剛打開盲盒“新世界大門”的梁先生又看到了“再買7次必出史詩/傳説款”的提示,他又分別花費了271.33元、466.11元、59元、598.8元多次購買盲盒,抽中的商品主要是吹風機、數據線、項鍊等。
“在抽盲盒的過程中,存在誘導行為。”梁先生看來,平台一直在引導他,比如提示他再多抽一個,中獎概率將會倍增;達到一定金額就能解鎖隱藏款盲盒。他説,自己就這樣一直被平台“牽着走”。
在不少盲盒App上,商品標價都存在虛高的現象。梁先生最先抽中的一款吹風機在電商平台的售價僅為23元,在盲盒App上的標價卻為158元,約為售價的6.8倍。
在10多個盲盒中,他僅兑換了4件商品,並且每件又分別支付了7.5元運費。梁先生表示,看到這些從未聽説過的品牌,甚至在電商平台搜不到的商品,他都懶得拆開快遞。“花了1600多元就得了這4樣,你説鬧心不鬧心?”
不少盲盒平台聲稱,消費者抽中不想要的商品,可以兑換其他商品,然而,中獎商品卻與商城商品的價值嚴重不對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盲盒App上看到,消費者抽中價值60多元的商品可以兑換6000多個金幣,然而,想要兑換679元的產品,卻需要超過26萬個金幣。
“反正這種事,上當一個,算一個。”梁先生的經歷並非孤例,他在黑貓投訴上看到,對同款盲盒App的投訴有93條,其中不少人花費的金額比他更高。
盲盒消費亂象已成為網絡消費投訴舉報的新熱點。截至8月16日,在黑貓投訴平台,可以檢索到超過2.6萬條關於盲盒的投訴。其中,投訴的關鍵詞主要是“欺騙消費者”“虛假廣告”“騙局”“不能退款”“投訴無門”等。
值得關注的是,未成年人充值消費成為盲盒消費投訴的重災區之一。一些家長在投訴平台上反映,未成年人通過廣告鏈接下載盲盒App後進行充值消費,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家長向平台申請退款,一些平台要求收取支付費用的30%作為服務費,還有一些平台直接置之不理或拒絕退款。
盲盒軟件製作成本不高
當前,盲盒尤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不少投資者認為這是一片“新藍海”。企查查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潮玩相關現存企業超5000家,2021年共新註冊近2000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228.83%。截至8月中旬,2022年共新註冊潮玩相關企業數量超2000家。
新的盲盒App、盲盒小程序層出不窮。專業盲盒軟件製作人李明(化名)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他所在的企業已經制作了二三百套盲盒小程序或軟件。
關於盲盒App為什麼會這麼火?李明表示,當前,盲盒是企業“自救”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對於一些有困難的實體企業來説,“它是一個非常好的去庫存的工具。”
盲盒軟件收效好的消息在商家之間流傳,吸引了更多人進入這一行業。另一家盲盒軟件製作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張琪(化名)表示,當下,一些運營盲盒軟件的商家收效良好。“我們有的客户有時一天都是幾百萬元的營業額。”
盲盒軟件的製作成本並不高。記者諮詢了幾家盲盒軟件製作公司,他們給出的盲盒小程序的定製價格在1.6萬元至3.6萬元,盲盒App的價格在3萬元至5萬元,這些軟件可以滿足商家對盲盒運營的基本需求。如果商家需要定製個性化功能,價格另議。
“運營是最燒錢的。”李明表示,製作一個盲盒App並不難,難的是如何運營,這決定了一個盲盒App能否賺錢。他觀察到,一些資金比較雄厚的商家,會將大量資金用於推廣,比如直接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以及流媒體上投放廣告,或者找相關的運營公司或網紅進行推廣等。李明指出,“其實做軟件的錢是很小的一部分,可能還不夠有些人一天投入的運營費。”
針對新人不懂運營的問題,張琪表示,企業除了提供軟件,還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商業模式,內容涉及前期拉新到中期流量留存再到長期如何讓用户復購等。
然而,盲盒App、盲盒小程序進入門檻不高,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不少投機者可乘之機,也間接讓一些消費者成了“冤大頭”。梁先生觀察到,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商家誘導消費、售賣假冒偽劣產品、虛假髮貨等問題,最後,投訴處理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他説,“投訴反正都是石沉大海的。”
盲盒市場亂象如何畫下“休止符”
“我的1000多元被‘騙’掉了,但是後面還有很多人往裏面衝。”梁先生希望,相關方面能夠加強治理盲盒亂象。他提醒,消費者遇到這種盲盒App一定要看清楚,不要盲目往上衝。他算了一筆賬,如果像他一樣,1個人花費1000多元,如果有100個人“被騙”,這個數量就不得了。
面對類似情況,消費者該如何維權?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這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具體維權路徑。他指出,當前,盲盒經濟的亂象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虛假宣傳、商品價格虛高、產品以次充好或者售賣三無產品。
陳音江指出,盲盒App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誤導了消費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
盲盒市場並不是法外之地。陳音江指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商家虛假宣傳且情節嚴重者,相關部門可以對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者,甚至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
此前,已有一些地方的相關部門對盲盒市場的亂象進行整治。成都消費者協會通過“訴轉案”向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移交了一家盲盒公司涉嫌虛假宣傳、消費欺詐等違法行為的相關線索。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3日,該公司通過虛假或引人誤解的中獎概率描述,共銷售盲盒28萬餘個。因以其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其處以60萬元罰款,並督促其整改。
針對盲盒市場的亂象,監管部門正在“重拳出擊”。8月1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對盲盒經濟中的多個“痛點”都提出了針對性的要求。例如,其中提出盲盒經營者應將商品名稱、商品種類、商品樣式、抽取規則、商品分佈、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概率、商品價值範圍等關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保證消費者在購買前知曉。同時,還提出盲盒經營者不得通過後台操縱改變抽取結果、隨意調整抽取概率等方式變相誘導消費。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容易衝動消費購買盲盒的現象,《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也提出,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週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盲盒,應通過銷售現場詢問或者網絡身份識別等方式,確認已取得相關監護人的同意。
陳音江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盲盒,購買前,儘量全面瞭解商家和商品的信息,其中包括商家是否具備相應資質、盲盒中獎概率、能否兑換、如何兑換、能否退款等規則。此外,購買後,要保存好相關證據,包括宣傳的資料、消費憑證等,及時與商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投訴,請求調解。如果還解決不了,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麗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