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賀蘭山網評:等一等“走得慢”的老人

  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大廳內擺放的自助掛號繳費設備旁邊,都有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在做指導服務,年齡大或不會操作設備的患者、家屬都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大廳內還設立了13個人工收費窗口,從掛號收費到住院繳費都有相應的人工服務。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大廳,導醫台旁豎立的志願服務牌上,清楚地標註着醫院提供的各項志願者服務,免費出租輪椅,免費提供老花鏡、紙筆、傘具等,還有為低血糖羣眾免費提供的糖果。同時還配有導醫、志願者、社工等,老年人有任何就診需求都能得到及時回應……

  如何讓數字化時代充滿温情,這兩家醫院的做法值得借鑑。對於大多數人來説,數字化飛速發展帶來的是工作生活的高效便捷。然而,我們也無法迴避一個基本現實:一端是日新月異的技術創新,另一端卻是持續增長的老齡化人口,橫亙其間的“數字鴻溝”正不斷被拉大。關注新聞不難發現,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時常被報道,有的老人買東西因不會移動支付被商家拒絕,有的老人行動不便被抬起來進行人臉識別,甚至還有老人遇到過因為不會使用健康碼無法進入商場的情況……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現象也因此頻頻引發關注。

  對老年人而言,被寄予厚望的數字化時代不僅沒能帶來便利,不經意間還成了他們生活中難以跨越的“門檻”,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驅動線上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當下,如何等一等數字化時代“走得慢”的老人們,不僅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色”,也成了考驗社會治理水平的一個新課題。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幾天前,針對社會上關愛老年人、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呼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對於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運用智能技術的高頻事項,方案中要求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做實做細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工作。可以説,這項實施方案的提出,無疑是一種積極回應,對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重要意義。

  人們常説,關愛老年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未來。無論是什麼樣的技術,運用的初衷都是為人們服務的。尤其在數字革命依然處於突飛猛進時期,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的更新速度,就算是年輕人要想掌握都需要一定的過程,對很多老年人來説就更無所適從。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從現在開始就在開發中樹立“等一等”的意識,以更多人文關懷暢通數字技術與人口老齡化之間的連接,合力推動數字化社會與“銀髮浪潮”的良性互動,那麼,不久的將來,每一個老年人就都能從容、自在地擁抱數字發展的明天。(尉遲天琪)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7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賀蘭山網評:等一等“走得慢”的老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