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合理分配路權 引領綠色出行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綜合

在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的中國,騎車原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公路上浩蕩的騎行大軍曾是一道亮麗的時代風景線。不過,隨着本土汽車工業發展和生活水平提升,騎車風尚一度衰落,機動車成為時尚。

隨之而來的中國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的“汽車本位”思想,一味強調拓寬車道,建設快速路、高架路或立交橋等滿足機動車行駛的訴求。與此同時,相對弱勢的非機動車和行人路權卻不斷受到擠壓,支路網建設滯後,非機動車和人行道的空間能省則省,有時只是聊勝於無,更有的甚至直接從幹道上消失,車道斷頭、違停佔壓、佔道經營等因素嚴重影響非機動車和行人出行。

這引發一場日益激烈的路權之爭。無論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和行人,這幾類交通參與主體,似乎都有對交通狀況不滿的理由。機動車主吐槽交通擁堵、缺少停車位,非機動車抱怨機動車橫行霸道,行人指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局面在許多大城市絕非笑談。

在人口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這個問題尤為明顯。公交車—小汽車—非機動車—行人的路權分配體系根深蒂固,處於弱勢的非機動車和行人處在路權之爭的食物鏈末端,路權矛盾愈發突出。在城市土地資源捉襟見肘的背景下,通過大規模拓寬機動車道緩解交通擁堵的老辦法,已然走入死衚衕。怎麼辦?

合理分配路權,引導健康綠色出行成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這在一些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已有經驗可循。荷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解決辦法之一就是建設完善的非機動車交通網絡,為綠色出行保駕護航。經過多年努力,從城市到鄉村,從公園到森林,自行車專用道四通八達,專用停車場星羅棋佈。無論是通勤還是出遊,騎車都能獲得良好出行體驗,這無疑誘惑更多人加入騎行行列——海牙、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大城市交通擁堵率均在30%以下,列全球城市擁堵率排行榜百名開外。

發達國家經歷了幾十年汽車時代的辛酸苦辣,終於認識到城市交通規劃不是為車,而是為人。如今,從道路交通規劃層面引領理念轉型升級,倒逼綠色出行勢在必行。讓路權分配迴歸“以人為本”,在道路交通規劃建設中更多考慮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權,才是治本之策。無論為了緩解交通擁堵,還是保護弱勢羣體,提升行人和非機動車路權的改革已箭在弦上。

最近,北京發佈《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環境規劃設計標準》,調整路權分配原則;深圳發佈《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2021-2035)》提出,每年將新改建自行車道300公里以上,並以38項行動舉措促進自行車交通健康發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儘管任重道遠,我們已邁出重要一步。畢竟,衡量城市文明程度,不僅是看馬路有多寬,車跑得有多快,更應該看看非機動車、行人這些馬路上的弱勢羣體,能不能安全、順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