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德國對華態度發生重大轉變,德語媒體罕見地向中歐合作發難,聲稱當前歐洲必須要減少同中國貿易。隨後大眾首席執行官對外強調,德國絕對不能同中國經濟脱鈎,德國企業無法離開中國市場。
德國改變對華態度
根據德國媒體報道,自俄烏衝突之後,歐盟便對俄羅斯進行多輪經濟制裁。但隨之而來的是,德國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甚至俄羅斯一旦中斷天然氣供應,德國甚至連這個冬天都無法撐過去。當前德國政府也在不斷緩和同俄羅斯關係,多次在國際上呼籲俄烏雙方,應當以談判方式結束衝突。但是俄羅斯依舊不依不饒,試圖通過天然氣來要挾德國就範。
這也給德國帶來警惕,之前德國過於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致使俄羅斯掐準德國命脈,讓德國不得不在一些問題上做出妥協。此次教訓可以延伸到中德貿易上,同中國貿易越加頻繁,不僅是德國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歐洲共同的問題。
最近幾年中國已經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在前總理默克爾執政期間,中德關係在不斷加強,默克爾也成功預測中國發展,德國也吃上了中國崛起的紅利。默克爾執政期間,一共14次來華訪問。但德國新任總理朔爾茨上台後,對華態度開始悄然發生變化。
雖然默克爾多次強調中德關係穩定對於雙方的重要性,默克爾也多次勸告歐盟不能改變對華政策,雙方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默克爾的發聲並未得到重視。當前朔爾茨試圖讓德國同中國經濟脱鈎,加大對其他印太新興經濟體的投入。此外朔爾茨政府還發表了新的外交戰略,該份文件中將中國視為德國競爭對手,淡化了中德重要合作伙伴關係。
大眾首席執行官官對中德關係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當前德國多家媒體不斷炒作與中國經濟脱鈎。但是他們依舊認為中德貿易穩定,對於德國經濟發展重要性,同中國徹底經濟脱鈎,會直接讓德國經濟倒退。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德國支柱產業汽車工業。
作為德國汽車行業巨頭大眾公司,他們在華經營多年,甚至在中國總部比德國總部還要大。大眾首席執行官迪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反覆強調,與中國經貿正常,對於德國經濟至關重要,而當前德國政府低估中德關係的重要性。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海納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