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從2021年初開始,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出現了一波“大辭職潮”,社交網絡上的“反工作”話題組參與人數從最初的幾百人猛增至百萬人。當時主流媒體分析認為,美國人是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選擇“躺平”。但《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美國人對於真正的離職原因有着不同的解讀。
來美打拼多年的趙華(化名)剛剛在去年聖誕節前辭職。他之前擔任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高管,由於看不慣公司內的派系爭鬥以及對員工的過度壓榨,在與公司其他管理人員產生分歧後,趙華決定辭職。而趙華遭遇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根據《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評論》對2021年4月至9月離職率高漲期間的調研結果,“有毒”的企業文化是行業調整、人員流失的最強動因。這一因素,比薪酬因素導致的離職要高出10倍。
凱希·古德曼所在的公司女性員工比例很低,在疫情出現之前她就感受到嚴重的性別歧視,為了保住工作,她選擇忍氣吞聲。然而在疫情後,由於工作性質她還需要時常去辦公室工作,而辦公區域除了她以外只有幾位男性員工,甚至曾有一次遭到男同事的騷擾,這讓她決定儘快找一份新工作以擺脱這家“有毒”的公司。
還有受僱於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傑思敏,因為疫情期間航班熔斷,她被公司從空乘崗位調至後勤,收入減少的同時還要承擔更重的工作負荷和暴露在病毒中的威脅。她在得知調崗後沒多久就提交了辭呈。傑思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疫情前景很難預測的情況下,航空業何時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還很難説,與其承受巨大壓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不如辭職為自己找些新的機會,“結束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大辭職潮”,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找到新的就業崗位。據統計,2021年12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9%,達到22個月以來的低點,這意味着勞動力市場處於或接近最大就業。但面對瘋狂上漲的物價,選擇辭職的人們實際上面臨着巨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
趙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儘管辭職前擔任公司高管,薪水不菲,但他現在每週最多隻能領900多美元,而且至多領26周,同時還要滿足失業前工作時長達到18個月的要求。此外,申領失業保險期間,需要定期提交應聘證明,每個月至少要申請3次工作機會,如果不達標政府有權停止支付保險金。趙華説,辭職後他已經投出近10份簡歷,但只收到了3家公司的反饋,其中只有一家提供了面試機會,這讓他十分焦慮。他覺得,就業市場並不像媒體渲染的那樣有大量的崗位虛位以待,他身邊辭職或是被辭退的朋友有很多人沒找到工作,僱主的要求並沒有放低,開出的薪資水平也不是很理想。面對養家餬口的壓力,他已經開始考慮自己創業的可能性了。
與趙華的遭遇相反,之前靠給裝修隊做合同工賺錢的希瑟在疫情期間身價可謂水漲船高,時薪從過去的30美元翻了一倍以上。疫情期間,人們將政府發放的紓困金以及從股市中套現出的資金瘋狂地投到房地產和家裝市場,房屋交易量屢創新高,建材價格也一路飆漲。希瑟説,疫情初期是他最難的時候,裝修訂單因為封鎖令受到極大影響,當時只能靠紓困金和救濟金度日。沒想到,到2021年初,業務突飛猛漲,活兒多到接不過來,基本要排隊兩個月以上才能約到他們團隊。對於業務前景,他不確定這麼好的行情能持續多久,所以希望趁現在市場好,多接活賺錢,以免再次遇到新冠疫情這樣的打擊。(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