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汽車業“缺芯”,會成為下一個手機芯片嗎?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綜合

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多家車企相繼表示部分車型出現芯片供應短缺。全球範圍內,福特、菲亞特凱斯勒(FCA)、豐田、本田、日產、大眾紛紛因芯片供應不足縮減產能。汽車行業一季度整體遭遇“缺芯”。那麼,“缺芯”對我國宏觀經濟帶來怎樣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今天在“經濟每月談”上表示,汽車芯片供應短缺不會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太大影響,影響的是汽車產業轉向中高端的部分,以及汽車銷售的部分空間。

陳文玲分析,2019年,全球乘用車年產量6714萬輛,中國的產量和銷量都佔世界32%,生產總額達到2萬億元,銷售總額達到4萬億元。中國的汽車產銷約佔GDP的6%,汽車芯片供應短缺不會對GDP增速造成太大影響。

同時,一輛高端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代碼超過1億行,軟件的計算量每秒鐘超過10萬億次。操作的量級已經遠超手機、飛機、互聯網軟件。汽車芯片是一輛汽車的神經,如果神經斷了,芯片支撐的車載裝備、計算能力和駕駛系統功能都會大幅度下降。“隨着國內消費升級,乘用車消費正在邁向高端化、智能化、自動化、網絡化,車聯網的應用沒有汽車芯片也無從談起。因此,汽車芯片供應短缺對汽車銷售影響更大。”

陳文玲説,汽車芯片90%的產地在美國、日本、歐洲,30%的汽車市場在中國。隨着世界經濟的復甦,汽車芯片的供應還會恢復,汽車芯片不會成為下一個手機芯片。從中國國產的汽車芯片看,目前國際市場份額較小,全球汽車芯片的市場規模約3000多億人民幣,國產不足150億人民幣。

欄目主編:樊江洪 文字編輯:樊江洪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