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封面新聞記者 李昕鋒(受訪者供圖)

“上帝在關上一扇門時,同時也在打開一扇窗。”

今年3月底,商業財經雜誌《福布斯》公佈了2020年度“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來自四川犍為28歲的石城川入選其中。而在2019年,他就曾入選2020年度“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

光環背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石城川是一名“聾人”——11歲時,他因病雙耳失聰。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2011年以裸分超過重本線41分的成績考入暨南大學,現在則是廣州音書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該公司開發的“音書APP”,已讓60餘萬聽障人士“看見”了聲音。

9月27日,2020年國際聾人節當天,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微信對話了身在深圳的石城川。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石城川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用藥不當雙耳失聰 勤奮苦讀考入名牌大學

11歲那年,因用藥不當,一場疾病讓石城川的世界從此變得靜悄悄,雙耳聽力120分貝,屬於重度聽力障礙。

失去聽力的石城川沒有消沉下去,很快就在父母家人的關愛下回歸校園。由於當時的犍為縣沒有特殊教育學校,石城川只能回到普通學校,跟其他聽力正常的學生一起上課。

憑着頑強的毅力,石城川在犍為一中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並在2011年高考中以裸分超過重本線41分的成績考入暨南大學。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為讓失聰者“看見聲音” 放棄高薪辭職創業

對於聽障者來説,最大的夢想莫過於能同別人正常交流。石城川介紹,當時瞭解到最好的情況是恢復聽力,但是受科技水平、醫療資源、經濟條件的限制,失聰後能夠恢復聽力的人寥寥無幾,“我有個朋友讀的會計方面的專業,在校成績超過平均水平,但畢業之後應聘過不少財務崗,都被聽障為由拒絕了,只能做一些體力活。”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石城川

讀大二時,在網上第一次看到AR眼鏡的石城川,瞭解到科技能把虛擬圖像投射到眼鏡上後,便萌生了要將其結合語音識別技術,從而實現聽障人士“看見”別人説的話的願望。

2015年,大學畢業後,石城川在廣州一家跨國企業任職軟件工程師,薪水頗高。然僅過了半年,石城川便辭職了。“我當時的工作在普通人看來已經比較幸運了,待遇也很不錯,但是我內心就是希望利用自己的所學,為聽障羣體做一些努力,後來我便辭職創業了。”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第一次“看見”別人説話 激動得流下淚水

隨後,石城川找到了當時在華南理工大學讀研究生的陳國強和彭駟慶,幾人一拍即合,開始動手做一個軟件和硬件的原型。2016年春節後,“音書”項目正式投入研發,試圖利用技術幫助聽障人士和普通人更好地交流。

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華南理工大學領導的重視,學校邀請他們入駐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創業基地。就這樣,石城川正式開始了他的創業。

2017年1月20日,“音書APP”正式上線。這個軟件集成了語音識別功能,聽障者可以通過文字“看見”聲音,接聽語音電話。“只要你有一台智能手機就可以使用。”

石城川感嘆道:“我還記得我第一次使用‘音書APP’和別人説話聊天后,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從小到大,我跟別人的溝通都是通過筆談,對方寫一句話,我寫一句話。現在,我終於可以‘看見’對方説什麼了。”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石城川(右二)與他的創業團隊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已服務60萬人 希望幫助4.6億聽障人士收益

截至目前,石城川團隊為聽障人士開發的“音書APP”收穫了60多萬用户,為國內外聽障人士提供了數億次輔助溝通。如今,通過“音書APP”,聽障人士不僅能和健全人進行視頻聊天,還能聽懂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PPT視頻。

據瞭解,近期,石城川團隊又設計出了一款產品,讓使用者與老年人或聽障人士打電話時,可以把手機音量進一步放大,還可以把聲音轉換成字幕,用大號字體顯示在屏幕上,讓對方可以邊聽邊看。這樣,老年人或聽障人士與人通話就不存在障礙了。

石城川表示,他的首要目標就是先讓中國800萬聽障人士能和健聽人一樣溝通、生活,進而服務全世界4.6億聽障人士。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2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青年·上封面丨28歲失聰青年開發APP 已幫助60多萬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