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吼叫”孩子傷害大,不吼叫怎麼辦聰明家長五句話搞定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綜合

很多寶媽都説,沒有孩子之前你好我好,有了孩子之後,自己卻就像個火藥桶,面對孩子各種問題,經常忍不住發脾氣,甚至大吼大叫。
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非常有耐心,能夠平和的面對孩子的各種“災難”,但是隨着孩子問題層次不窮的出現,這耐心就越來越差,從講道理變成了吼叫命令。其實做家長的經常吼叫,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陰影,影響孩子的一生。
1. 孩子變得膽怯、懦弱
如果平時我們家長,經常吼叫命令孩子,而孩子低着頭默不作聲,性格上跟容易變得膽怯、懦弱、沒有主見。雖然吼叫的辦法很有效,但是給孩子造成的傷害非常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2. 變得叛逆不聽話
孩子雖然小,但是漸漸也會有自己的主見。我們經常吼叫孩子,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故意和我們對着幹。而孩子又不能夠很好的分辨事物好壞,一不小心容易走上歧途。
3. 缺乏主見
同事説過這樣一件事,他有個男同學,從小經常被父母吼,所以性格比較悶不愛説話,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主見。上了大學之後,整個人還是一副呆呆的傻傻的樣子,遇到什麼事情就打電話找父母,畢業後天天躺在家裏什麼都不做,早早開始啃老。
其實,家長經常吼叫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習慣聽從大人的命令,自己不去思考,缺乏主見,最後失去進取心。
那麼在孩子教育上,父母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呢?我們不妨換個方式,遇到孩子犯錯,常和他説這五句話。
1.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般情況下,孩子犯錯之後心裏會害怕恐慌,下意識逃避責任,所以想着法去撒謊。遇到這種問題,家長不要去責罵吼叫孩子,而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量語氣平和的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句話可以安撫孩子不安的心情,減少恐慌感。在從孩子口中瞭解原因之後,家長再來做出判斷,如果是孩子的錯,不嚴重可以簡單教育,嚴重的話必須要讓孩子感受到做錯的後果,幫助孩子改掉錯誤。
2.你對這件事怎麼想的
遇到孩子犯錯,很多父母直接吼叫教訓,這種辦法,看似孩子迫於威懾力服軟認錯,但是更多的是出於害怕恐懼,但並沒有對自身錯誤有深刻認識。
對此,家長不妨給孩子幾分鐘的時間去反省,一來讓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二來給自己一個平復情緒的時間。
3.你想好了怎麼去彌補後果嗎?
孩子犯錯,空洞的講道理和發脾氣都是無用的。讓孩子去感受犯錯,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孩子才能更好的改正錯誤。
詢問孩子“你想好了怎麼去彌補後果嗎?”鍛鍊孩子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算孩子想出的辦法,不是很貼切實際,但是也不能否認孩子是動腦思考了。
4. 用這個辦法,結果是怎麼樣呢?
如果孩子給出的辦法,不是那個切合實際,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錯誤,並且給出合理的建議。
例如孩子打碎了東西,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勞作的方式,變相的彌補自己造成的後果,這樣孩子有了感覺做錯事情後果的意識,也鍛鍊了動手能力。
5. 下一次犯錯了你會怎麼做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在錯誤中分辨是非。而這就需要家長交給孩子,敢於承擔錯誤,敢於面對挫折的能力。
因此,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大聲吼叫孩子,嘗試用這五句話來引導孩子。堅定且和善的話語,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