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相濡以沫的,初戀是刻骨銘心的,敢問這世間,能與所愛之人長相廝守的人有幾何?能從初戀到白頭偕老的人,又有幾何?
初戀,是每個人深藏在心裏最美好的記憶,內心的白月光。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心為國為民,一生都在仕途上奮力前行的白樂天,原來在心裏也有那道心裏抹不去的白月光。這道白月光,隱隱地追隨了他大半輩子。
公元811年,藩鎮割據問題依舊嚴峻。此時,白居易的母親去世,為官的白居易回家守孝丁憂(即辭官回家)。
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40歲的白居易夢迴百轉,忽然夢到了二十幾年前的前塵往事。半夜醒來,輾轉反側,不得入眠。
那些年經歷過的一幕幕景象就像走馬觀花似的在他眼前滑過: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年少時的白居易過得並不容易。公元781年,白居易的父親為了躲避戰亂,把家人安置於宿州。雖然生活顛沛流離,但白居易仍然不忘以做官的父親為目標,立志要成為比父親還要出色的官,報效祖國。
幸而他天生聰慧,再加上勤奮好學,讀書異常刻苦,很快就在當地展露了頭角。不過也因為讀書太用功了,年紀輕輕頭髮就全白了。
此時,有一個鄰家妙齡少女闖入了白居易的生活裏。她如名字湘靈般活潑動人,天真無邪,聲音悦耳動聽。她的一舉一動都牽引着白居易心中的心絃。
那一年,白居易11歲,湘靈7歲。那一年,他們在偏遠的宿州符離相識。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好不快樂!
年輕總是激情澎湃而美好的,情愫的種子在這兩個年輕人的心中悄悄種下,生根,發芽。情愫之花隨着時間的流逝緩慢盛開。
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那年,兩個年輕人開始相戀。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牀前。”
這些場景都像昨日才發生那般,記憶猶新。那段時光,是白居易漫長的一生裏最美好,最難忘的。
白居易與湘靈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兩個年輕情人的相處總是愉快且甜蜜的。兩人相見,天地間只剩下彼此。情深至切,他們互相私定終生,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但他們只能偷偷來往,生怕他們之間的美好秘密被暴露於烈日陽光下。
因為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讓他們註定不能被世人所認同。
白居易出生於官宦家庭,湘靈只是一介平民之女。古人最看重的就是門當户對,一個地位在上,另一個地位則深陷於泥土裏,他們之間的愛情是不被允許的。
果然,他們的地下戀情還是被白居易的母親陳氏發現了,她十分反對兒子的這段感情。
在陳氏看來,他們家族出身高貴,再加上兒子學識淵博,以後是要加官晉爵的,有的是飛黃騰達,平步青雲的機會。到時候有的是名門之後的千金大小姐任兒子挑選,區區一個平民之女怎麼配得上她優秀的兒子?
白居易草堂
為了拆散這對鴛鴦,陳氏不惜以自己的性命相脅。為了順應當時的歷史潮流,陳氏勝利了。至少看起來,她大獲全勝。
如果一段美好的戀情這麼容易被拆散,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刻骨銘心,悽美委婉的思念,也不會出現《孔雀東南飛》這樣流傳千古的故事了。
這對年輕人還在苦苦相戀,思念。很快,一心從仕的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了進士,正式步入官場,開始了仕途的浮塵打拼。
輾轉十年,他還是忘不了與他相戀多年的湘靈。每到情深之時,他不由得提起筆,在白紙上訴説自己深深的思念。
29歲的他,已經立業了,但還沒有成家,孑然一人。他還沒有忘記湘靈,還沒有忘記海誓山盟,還沒有忘記非卿不娶的誓言。
白居易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公元807年,36歲的白居易已然在詩壇上名聲大噪,仕途也開始有了成就,有眾多的追隨者。門前的訪客絡繹不絕,對他的才華或羨慕,或敬仰,或崇拜。
但此時的他仍然獨自一人。面對母親的盼望,白居易仍然在無聲地反抗着。
此時的他仍思念着自己的初戀情人。
他常在想,湘靈現在在做什麼呢?有沒有嫁給一個好人家呢?有沒有跟自己一樣,深深地思念着自己呢?
他的疑問沒有得到迴音,每晚望着漆黑寂寥的夜空,只覺得茫茫天地間僅剩下自己一人,那麼的孤寂,那麼de無助,那麼的淒涼,那麼的冷清。
他的痛苦無人能理解,無處去訴説,只能將自己的感情寄託於花草風雨之中。把花當做湘靈姣好的容顏,把草當做湘靈的曼妙身姿,把清風當做湘靈靈動清澈的雙眸,把細雨當做湘靈悦耳的嗓音。只有這樣,白居易才能感覺不那麼難受。
白居易
最終,情深的公子抵擋不過傳統世俗,抵擋不過儒教思想,抵擋不過母親的苦苦哀求,抵擋不過父母之命、媒約之言。
公元808年,大齡青年白居易終於結婚了,新娘卻不是夢魂牽繞的初戀湘靈,而是同僚楊汝士的妹妹。
這場婚禮風光無限,這門親事門當户對,每個人的喜悦都溢於言表。此時的白居易,心情是怎樣的呢?
婚後的生活,白居易對自己的妻子也相敬如賓。他的生活,看起來很圓滿,令人很是羨慕。只有白居易一人,時常對着院子裏的花花草草自言自語,不知道在説些什麼。
成婚後的白居易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白居易最終選擇了妥協,選擇了服從。他把與湘靈這段美好的感情深藏在心底裏,以為可以就此別過,不再出現。
可是天意弄人,在白居易44歲那年,仕途受挫,被官場對手誣陷,而後被貶到江州做司馬。就是這麼不湊巧,在被貶途中,與夫人楊氏一起偶遇到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倆。
一切好像什麼都沒變,又好像什麼都變了。湘靈年已40,還未嫁,還是與年邁父親相依為命,做着世間最底層的平民。而白居易,已然娶妻生子,為官數年,見識過多少大風大浪。
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陳年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白居易眼前,讓他不由自主地愧疚,悔恨: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此一別後,又過十年。53歲的白居易從杭州刺史調任洛京。
在路途中經過他年少時的故鄉,宿州。他特意在宿州停留,想去再會會湘靈,誰知幾十年過去,宿州已物是人非,湘靈也已不知所蹤。
自此以後,白居易再也沒有見過湘靈。
白居易與湘靈相遇
有人説,湘靈其實沒失蹤,只是十年前再遇到白居易時,她已然看破紅塵,遁入佛門。十年後白居易再來找她時,她拒之不見。
他們兩人,註定這一輩子,都要被凡俗這堵牆阻隔。年輕時白居易因為封建禮教的限制,有許多話都不敢説出口,只能暗暗地寄情於詩間。數十年後終於要鼓起勇氣去説出來時,已經太晚。兩人一別,便是錯過,便是苦思大半生。
後來,新皇帝上任,重新任用了白居易,白居易的官是越做越高,生活環境是越來越好,他應該高興才對。但他卻開始淡泊名利,對這些權利金錢視而不見。
在用心當官,造福百姓外,再也沒見過他風花雪月的生活。經歷數十年的風雨,他已經看開了,開始走上修佛之路。
晚年,更是自稱“香山居士”。在臨終前數年,開始給各大寺廟送去自己寫的詩賦文章,以做保存。他的修佛除了官場上的經歷外,是否還與他的初戀湘靈姑娘有關呢?
詩人寫了很多首詩或明或暗地訴説他對湘靈姑娘無法言説的思念之情。這些情感有時候浮現於對花草的描寫中,有時候隱藏在日月天地間,有時候暗含在四季景色裏,有時候隱匿於平凡日子的隨筆裏。
晚年白居易在寺廟
而《夜雨》這首詩,是白居易40歲一個孤枕難眠的夜晚誕生的,它與白居易其他辭藻華麗,寓意深刻的詩截然不同。
它非常通俗易懂,甚至不用去看註解,從字面上就能理解詩人當時的心情。
這麼淺顯易懂的詩,這麼平淡無奇的文字,字裏行間卻凝聚着詩人幾十年來對初戀湘靈姑娘深深的情感。
白居易一生遇到了很多女人,卻失戀了大半生。從現在我們看來,白居易就一妥妥的 “大渣男”,其母親陳氏也是一棒打鴛鴦,不通情達理的“惡母親”。
但看歷史人物,不能以我們現在的觀點去看古代人們的行為,這樣的評論毫無意義可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潮流,社會形式去評判當時人們的所作所為。
所以,我們不能説白居易一生與多少女人發展感情就是個“渣男”,不能説陳氏多麼的不可理喻。
只能説白居易與湘靈姑娘的初戀情感發生在了一個錯誤的時代,最終導致這段情感成為了一個美麗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