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建設中的巴基斯坦瓜達爾自由區。 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供圖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數據顯示,80%的全球貨物貿易通過海運實現。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下,沿線國家積極加強海上互聯互通,深化港口合作,相關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水平不斷提升,為帶動各國經濟發展、促進全球貿易暢通發揮重要作用。
“將瓜達爾港變成一片繁榮的綠洲”
貨輪汽笛聲聲,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一片繁忙景象。瓜達爾港是中巴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先行先試項目,近年來,港區、瓜達爾自由區和周邊設施建設不斷取得進展。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務局主席卡沙尼説:“2016年11月正式運營以來,這裏的變化有目共睹。”
據介紹,瓜達爾港已經具備全作業能力,正在積極拓展業務範圍,目前還與寧波舟山港合作,朝着物流樞紐和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邁進。瓜達爾自由區第一階段也已完工,40多家企業參與投資,總投資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自由區第二階段去年7月啓動,面積是第一階段的36倍,越來越多投資者對瓜達爾港表現出濃厚興趣。
在瓜達爾綠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大棚裏的蔬菜長勢喜人,新試種的菌草已有一人多高,不遠處的中巴友誼林鬱鬱葱葱。據該公司負責人王瑞磊介紹,2021年10月,“一帶一路”熱帶乾旱經濟林工程和技術研究中心在瓜達爾自由區成立,中方專家團隊來到這裏,參與研究制定種植經濟作物的具體方案。菌草等綠色經濟作物不僅能改善當地的環境,也將在地質條件特殊的瓜達爾地區發展全新的產業模式,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他説:“我們的夢想是將瓜達爾港變成一片繁榮的綠洲。”
帶動當地就業、促進民生改善是瓜達爾港一直以來的發展重點。瓜達爾化肥廠、動物疫苗廠、潤滑油廠等多個項目於去年宣佈開工,新瓜達爾國際機場、瓜達爾醫院等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建設中。
出身漁民家庭的納西爾,是瓜達爾自由區後勤基地的項目主管。因為負責管理的種羊場、養雞場運營情況良好,他獲得了2021年“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優秀巴方員工”稱號。“新的一年,我又有了新目標。”納西爾説,隨着瓜達爾自由區的集中發展,後勤基地的養殖規模將不斷擴大,“希望在瓜達爾港的發展帶動下,我們的畜牧業也能實現新發展。”
巴基斯坦總理中巴經濟走廊事務特別助理哈立德·曼蘇爾表示,瓜達爾港的快速發展為巴基斯坦提供了與世界聯通的新機遇,為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當地人找到新工作、學會新技術、開發新產業,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這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比港”
希臘首都雅典西南約10公里,愛琴海的薩羅尼科斯灣畔,坐落着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在希臘語中,比雷埃夫斯意為“扼守通道之地”。公元前400多年建港以來,這裏一直是希臘重要港口。比港命運幾經波折,一度經營狀況欠佳。
“中國企業來此投資建設,比港迎來新生。”希臘人塔索斯·瓦姆瓦基季斯已在這裏工作了快50個年頭,見證了比港的復興。中遠海運的投資助力比港快速發展,集裝箱吞吐量從2010年世界排名第九十三位,大幅提升到2020年的第二十六位,項目累計為當地帶來直接社會貢獻逾14億歐元。“這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比港,擁有了新設備、新基建和新技術。”
2021年5月,裝載着29個集裝箱的首列“比港—索非亞”陸海快線班列從比港集裝箱碼頭駛出。僅僅40餘小時後,班列抵達保加利亞索非亞市郊,交貨期較傳統運輸模式縮短了6天。這是中方持續投資建設比港和打造中歐陸海快線的又一舉措。
“工程順利推進,港口正常運轉,修船廠等項目正在規劃……希臘政府有信心讓比港成為地中海地區郵輪碼頭的新樞紐。”希臘海運與島嶼政策部部長普拉基奧塔基斯介紹,疫情防控期間,中國企業不僅保障了各業務板塊正常生產,而且積極支持當地政府的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品牌形象。
“近年來希中雙方的成功合作,幫助比港有效應對疫情衝擊。”瓦姆瓦基季斯表示,比港在地中海乃至歐洲地區都表現搶眼,不僅為促進希臘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貢獻,也為維護全球貿易暢通發揮了作用。
比港全方位發展的故事還在繼續。希臘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旅遊資源豐富,比港又是連接各個島嶼景點的樞紐港口,郵輪業務機遇廣闊。2020年初,比港項目方結合當地特色,順應郵輪產業新的發展趨勢,啓動比港郵輪碼頭擴建項目。預計2023年工程完工後,郵輪母港可靠泊長達360米、載客量為6000人的大型郵輪,助力比港提升國際競爭力。
“有助於加快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
廣袤的天空,蔚藍的海洋,嶄新的港口橋吊矗立,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整齊地堆疊着。在肯尼亞海岸線北端拉穆郡的曼達灣,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承建的拉穆港1號泊位正在忙碌運轉。28歲的肯尼亞工程師約書亞清晰地記得2021年1號泊位開港時的場景——滿載貨物的輪船漸漸駛近、有序停泊,“那是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長期以來,肯尼亞只有蒙巴薩港一座國際港口。隨着吞吐量日益飽和,港口運力愈發緊張,經濟發展受到制約。作為肯尼亞2030遠景規劃重點大型項目之一,正在興建的拉穆港可供10萬噸貨船靠泊,可存放約6.3萬個集裝箱。其中,中國交建具體承建拉穆港1—3號泊位項目。
拉穆港1—3號泊位項目總長1200米,僅鋼管樁就需上千根。項目團隊決定在當地建立鋼管樁廠。2016年12月,伴隨機械的轟鳴聲,東非地區第一條螺旋焊管自動生產線正式投產。由於鋼管長度定製本地化,多餘鋼管可回收拼接,成本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為工程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拉穆港總經理薩馬塔爾介紹,新港口的建設將帶動拉穆地區乃至整個肯尼亞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人民帶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為當地的生產商、供應商及分包商帶來大量合作機會,有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拉穆港項目也是“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運輸走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視察項目時表示,這條新的交通走廊將極大促進區域貿易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埃塞俄比亞、南蘇丹和肯尼亞北部地區提供一條更可靠、更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表示:“拉穆港作為陸港交通的關鍵一環,將為埃塞俄比亞商品進出口提供有力支撐,有助於加快實現地區經濟一體化。”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0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