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有動靜的長安新能源,也悄然加入了IPO熱潮。
近日,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新能源”)發佈招標公告:“現根據長安新能源戰略發展需要,擬開展IPO事項,故計劃選聘證券公司擔任公司財務顧問,負責研究制訂相關方案並推進項目實施。”
而在隨後的具體要求中,長安新能源明確表示,本次財務顧問工作主要分為股份制改造、B輪融資、IPO上市三個部分。其中B輪融資的金額或為30億元。
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方面投入不菲,但正淪為落伍者。
早在2002年,長安汽車就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並在2005年就宣佈掌握了混合動力核心技術,以及推出了相關純電動和混動車型。但在此後的十幾年時間裏,長安新能源汽車只是原地踏步,甚至在新能源領域也難尋其名。
2017年,長安汽車正式提出以“香格里拉計劃”作為其新能源發展戰略,核心內容無非兩點:第一、在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全譜系產品電氣化;第二、投資千億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這樣激進的“停售口號”下,長安新能源於2018年成立。然而,經過多年發展,長安新能源的業務並沒有多大的起色。
長安新能源官網顯示,其目前僅有包括CS55純電版、奔奔E-Star、CS15E-Pro、逸動EV460、逸動ET、奔奔EV360、CS75 PHEV在內的7款新能源汽車在售。相比之下,吉利汽車已上市銷售的新能源車型有9款,比亞迪已上市銷售的新能源車型超過20款。
據瞭解,長安新能源在售車型均為“油改電”產品,就是由之前長安汽車的燃油車型改造而來,把發動機換成電機,去掉燃油箱加上電池組,組成的電驅動方式。
在國內新能源車起步普及階段,這種以燃油車為基礎改造的“掏心拼湊式”電動車,不失為快速打開市場的一條“捷徑”,因為相對於新研製的純電動車它來得更快。
但隨着技術的不斷迭新,電動車市場的需求也日趨嚴苛。長期依託“油改電”戰略,不僅沒讓早期入局的長安新能源搶佔先機,還暴露了其在技術上的短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新能源目前仍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
長安汽車公告顯示,長安新能源2021年前生產與傳統車共線的油電兼容車型,均委託長安汽車代工生產。其中,新能源電池、電驅動產品由長安汽車旗下江北發動機工廠生產,整車製造由長安汽車旗下渝北工廠、合肥長安、北京長安、長安鈴木工廠、兩江二工廠代工生產。
因此,不管是產品矩陣還是技術平台,長安新能源均已開始掉隊。而邊緣的處境,也給其敲響了警鐘。
近日,長安汽車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將按照香格里拉計劃的指引,有序打造三大新能源車專用平台,到2025年,覆蓋EV、PHEV、FCV,將累計推出2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
在2021年,長安新能源將全年的銷量目標定在了10萬輛。據長安新能源方面預測,隨着其全新平台的逐步落地,2022年上半年開始其整體銷量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
沒有哪家車企會捨棄新能源這塊蛋糕。
“無論是從國家戰略要求、行業趨勢還是用户需求,都決定了在這個時代,新能源就是傳統汽車的顛覆者。”近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再次強調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
而龐大的資金需求,一度成為了眾多車企發展路上的攔路虎,長安新能源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2018年長安新能源虧損約2.27億元;截至2019年10月31日,長安新能源虧損約5.79億元。長安汽車曾預計,放棄長安新能源的權利事項對其合併報表產生的影響為增加淨利潤22.91億元。
因此,上市成為了新能源車企謀求資金的一條出路,也是擺脱傳統車企輸血新能源車業務的一個好方式。
在2020年1月20日,長安新能源曾經完成了A輪融資,引入四名戰略投資人,成為汽車央企第一家實現混改的企業。按照規劃,未來長安新能源將進一步完成股份制改造,並完成上市。
此次B輪融資將是長安新能源衝刺IPO前的最後一次融資,而華為、寧德時代則被認為是潛在的“參與者”。
2020年11月,朱華榮正式宣佈,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用户的需求,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新產品基於自主研發的智能電動汽車平台打造。
今年1月初,有媒體爆料稱,長安汽車旗下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或定名為“光馭”,旗下首款車型的內部代號為“E11”,該車預計為純電動SUV,其競爭對手或鎖定為特斯拉Model Y、蔚來ES8等車型,最早有望今年內推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安汽車宣佈成立新品牌前,已有不少主流自主車企推出獨立品牌衝擊高端市場。去年7月,東風汽車發佈旗下全新高端電動品牌,並取名“嵐圖”。此外,北汽集團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ARCFOX首款量產SUV ARCFOX αT也正式開啓預售。
而為了能在擁擠的賽道中搶佔份額,新老對手們都在紛紛加註:2020年,時隔15年,東風再度迴歸A股,僅為嵐圖鋪路。今年,新勢力選手威馬,也在爭奪成為“科創板新能源造車第一股”。
此前,有報道稱,長安新能源的IPO計劃初定於2023年待標的公司業務成熟後,啓動境外IPO上市,或上市公司換股吸收合併。
“不過,國內證券市場的融資量有限,誰率先入場會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在新能源上市窗口逐漸收縮的情況下。”
曾經早早入局,卻因緩慢的步伐被新能源浪潮所拋下,而這次長安新能源顯然不願重蹈覆轍,及時按下了IPO的加速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