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競爭對手的進步來警告施壓,要求增加基礎設施和研究支出,是冷戰時期的慣用策略。
美聯社4月5日報道,原題:為推動基建計劃,拜登稱中國“吃掉我們的午餐” 在推動2萬億美元的發展支出時,拜登總統和民主黨議員們正使美國人的目光投向後視鏡,指向蓬勃發展、雄心勃勃的中國。他們稱,中國有可能在全球影響力和能力上迅速超越美國——這是在為國內支出計劃尋找國家安全理由。
美聯社報道截圖
面對中國的大規模基建運動,2萬億美元在本國交通和能源、製造業、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方案將令美國更具競爭力。其論點是,如今與中國的競爭更多是經濟和科技而非武器——結果將影響到美國財富增長和影響力,影響到美國在海外捍衞利益的能力,影響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這套理由並沒贏得共和黨人的支持。他們説提案中充斥着不必要的支出項目,加税最終會損害美國經濟。
拜登(資料圖)
美國目前的交通和電力系統,是上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前設計的。現在,美國人常經歷停電、延誤等煩心事。與此同時,中國最新的五年規劃提出增加數百個機場、火電廠和其他常規基礎設施項目,此外還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這些得到許多關鍵指標證實,也得到幾乎所有經常出國旅行的人的印證。波士頓大學研究員葉敏(音)説,在美國,“幾乎每天”都會有某個地方的服務商宣佈“停電了,斷網了”。聯邦政府估計有1800萬美國人沒有連上互聯網。與其他大經濟體相比,美國的互聯網太貴。
(資料圖)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喬納森·希爾曼説,中國在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支出都比美國在國內的支出還要多。有人認為,這點以及中國長期經濟繁榮,正助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利用競爭對手的進步來警告施壓,要求增加基礎設施和研究支出,是冷戰時期的慣用策略。過去的美國總統發展本國的高速公路系統、太空計劃和武器儲備時,都會劍指蘇聯。如今在基礎設施方面,拜登一再警告中國等正“吃掉我們的午餐”。希爾曼説,普通美國人可能將感受到中國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對美國大大小小的影響。比如有一天發現很難找到適合筆記本電腦的數據線,因為相關設計開始採用中國市場的標準,而非美國標準。
但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瑞恩·哈斯提醒説,別過分誇大中國崛起對美國的威脅,“若美國在解決自身一些問題,包括基礎設施赤字方面取得進展,就會保持相對中國的競爭力”。(喬恆譯)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