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8日報道美國《滾石》雜誌網站1月22日刊載題為《地獄之路——阿富汗最致命公路之旅》的報道,作者系記者賈森·莫特拉格。文章稱,2012年,阿富汗“1號公路”上發生了200多次炸彈襲擊和300多起槍擊事件,相當於喀布爾-坎大哈路段每英里發生一起事件。這條公路曾被譽為“通向阿富汗未來之路”,現在有了新綽號:“死亡公路”。全文摘編如下:
星期二上午10點多,扎麗法·加法裏上班要遲到了。這位阿富汗最年輕的女市長每週6天乘車從喀布爾的家前往瓦爾達克省首府邁丹城,她在那裏任職。辦公室在首都西南方向距離不過30英里,但是,要抵達那裏需要開車走“1號公路”。這項由美國興建的大型樣板工程曾被譽為美國在數十年戰爭後承諾重建阿富汗的“最明顯信號”。建成17年後,這條公路成為美國失敗的明確標誌,佈滿了擾亂交通的累累彈坑,而且時常遭到捲土重來的塔利班襲擊。加法裏説:“每次我離開家,都覺得這次旅程可能是最後一次。這條危險的道路可能會決定我的命運。”
兇險通勤:從喀布爾駛往邁丹城
在喀布爾郊區,我們繞開了最近坍塌的一座橋樑。柏油路面出現破碎,四車道的車流迅速擠向這條雙向公路的剩餘車道。加法裏的防彈SUV突然停下,被拐進來的卡車和焦躁不安的南下車輛夾在了中間:形勢不妙。她的司機跳下車,肩上挎着AK-47自動步槍,在擁堵的車輛中清出一條道路,卻讓市長處在了無人守護的狀態。
加法裏一邊透過汽車的防彈窗户掃視周圍環境一邊説:“塔利班喜歡藏在這條公路的樹叢和房屋裏發動襲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這裏發生。”
在瓦爾達克省,作為政府調動軍隊和輸送物資的重要生命線,1號公路遭到了集中攻擊。從喀布爾出發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抵達邁丹城。在這裏,阿富汗軍隊的悍馬軍車被路邊炸彈炸燬,山坡上到處散落着扭曲的殘骸。我們經過一個交通環島,開進環繞政府大院的12英尺高的混凝土防爆牆,市長終於可以暫時鬆口氣了。
加法裏坐進辦公室,當這一天的第一枚塔利班火箭彈在不遠處炸響時,正在簽署文件的她連頭都沒抬。她每天必須在下午3點前下班,以免天黑後因為堵車被困在公路上。沒過多久,又發生了一次爆炸,這次離大院更近。
在喀布爾附近的一個基地遭到強烈火力襲擊後,來自阿富汗軍隊的士兵前往1號公路與塔利班作戰。(美國《滾石》雜誌網站)
死亡公路:重建計劃遭遇破滅
美軍在阿富汗的戰爭如今進入第20個年頭,早已從全球媒體的頭條新聞中淡出。但是,當歷史學家評估美國曆史上這場最漫長戰爭的代價以及它的崩潰過程時,他們勢必要討論道路問題:大約一萬英里的公路和輔路在世界另一側的敵對土地上修建、重鋪和翻修,耗費了美國納税人的鉅額資金,而美國國內日益老化的基礎設施正逐漸陷入不可救藥的境地。
2001年,阿富汗全國只有不到50英里的柏油公路。早在20世紀50年代,蘇聯人就開始修建一條連接主要城市的長達2000英里的“環路”,但這條路已經因為數十年的戰爭和疏忽而損毀。美國政府及其北約夥伴認為,新的、改進後的“環路”系統——也就是1號公路——將會緩解商務和軍隊流動的壓力,改善34個省份的安全狀況,同時讓厭戰的人們重返工作崗位,從而為正常運轉的國家奠定基礎。
這些願望徹底落空。8月,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沿着1號公路從喀布爾前往邁丹城以及賽義達巴德區的部分地區。該區是瓦爾達克省最大的區,也是喀布爾周邊好戰分子發動襲擊的集結地。在數百英里的路途中——以及在與塔利班、政府軍和陷入交火的平民的談話中,殘酷的事實浮現出來:美國領導的國家建設運動的這根支柱不可救藥地被折斷了。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挑戰,人們在恐懼中駕駛,商務受到阻礙,國家軍隊成為攻擊目標。這項建設工程原本意在改善阿富汗人的生活並鞏固美國在阿富汗的遺產,結果反倒造成了嚴重浪費並且錯失良機。
近20年前,人們滿懷樂觀和希望地開始建設這條公路。2002年年底,美國國際開發署聘請新澤西州的工程公司路易斯·伯傑集團來處理這個項目;白宮設定的最後期限是2003年年底,預計成本為3億美元。第一段公路按時完工,使喀布爾與坎大哈之間的出行時間從至少18小時縮短到了6小時。
2012年,1號公路上發生了200多次炸彈襲擊和300多起槍擊事件,相當於喀布爾-坎大哈路段每英里發生一起事件。這條公路曾被譽為“通向阿富汗未來之路”,現在有了新綽號:“死亡公路”。
如今,塔利班的威脅處於邁丹城邊緣。在政府大院以南不到兩英里的地方,“黑巖”警察哨所是該市的第一道防線。“黑巖”的指揮官薩達爾瓦利·斯塔尼克扎伊上尉説:“如果塔利班佔領了這個哨所,就意味着他們佔領了整個瓦爾達克省。”
隨着塔利班不斷擴大對偏遠地區的控制,由於有必要保護築路人員免遭1號公路周邊頻發的襲擊,美軍和中央情報局官員近年來不得不花費越來越多的資金構建令人厭惡的夥伴關係。軍閥、政府官員、宗教人物和其他可疑的權力掮客——在為實現穩定而開展的一系列工作中,必須收買所有人。
很難想象還有回報率更低的投資。2020年10月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美國自2001年以來在阿富汗重建方面的總支出達到近1340億美元,遠遠超過二戰後重建16個歐洲國家的花費。在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長審查的630億美元資金中,約有30%(約190億美元)是“浪費、欺詐和濫用”。
瓦爾達克省首府邁丹城外的檢查站。(美國《滾石》雜誌網站)
公路激戰:在政府軍哨所的夜晚
在斯塔尼克扎伊的哨所防爆牆外,1號公路穿過如今毫無爭議屬於塔利班控制的窮苦村莊、貧瘠平原和荒涼山區。我們只行進了30英里,就數出19個彈坑。在有些地方,我們不得不在可能會吞噬我們汽車的大坑之間迴旋。
我和攝影師安德魯·奎爾蒂、攝像師馬克·奧爾特曼斯身穿傳統服裝,擠在一輛破爛不堪的紅色豐田卡羅拉的後座上;我們的翻譯艾哈邁德坐在前面。我們都在尋找不知道會從哪兒冒出來的塔利班檢查站,同時在擔心公路上散佈的未爆炸彈。我們驅車前往位於邁丹城以南約25英里處的阿富汗軍隊司令部。每隔幾英里就會出現的軍隊哨所掩藏在鐵絲網和防彈牆裏。有些哨所已經廢棄。
一小時後,我們駛入一個迷宮般的大型基地,駐紮在瓦爾達克省的阿富汗陸軍第五旅指揮官哈米杜拉·科赫達馬尼上校見到我們很驚訝,也有點困惑。我們利用了阿富汗傳統的好客禮儀,讓他別無選擇,只能招待我們過夜。
有報告説敵軍在南邊的林地活動,塔利班在那裏製造路邊炸彈,上校下令發動炮擊。我告訴他,我見到有村民指責射偏的炮彈炸死了他們的親人。他怎麼能確定沒有平民受到傷害?
他説:“不,不——那不是平民區!我們經常在那個地區開火,我親眼看到了,沒有平民受到傷害;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不傷害平民。”
阿富汗仍然是全世界平民死傷最嚴重的地方之一。迄今為止,已有超過4.3萬人在衝突中喪生。據聯合國統計,從2014年到2019年,每年的傷亡者超過一萬人,2020年前九個月的傷亡者約為6000人。塔利班要為其中大約一半的死亡人數負責,政府軍造成的死亡人數將近四分之一。
上校整晚沒有出現,沿公路巡邏的承諾始終沒有兑現。一位名叫瓦希德·賈恩的瘦高個中士告訴我們,35英里外的區中心遭到襲擊,兩名軍人因地雷爆炸而受重傷。在被擊中10小時後,其中一名男子因失血過多死亡,另一名男子仍在等待直升機。與此同時,為提供支援而派出的車隊與塔利班激戰,被困在公路上。賈恩説:“我們這裏其實傷亡慘重,但我們的(司令部)沒有告訴媒體。”
這位中士説,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安排一支阿富汗軍隊的車隊護送我們返回喀布爾。鑑於在他們的陪伴下極有可能被炸,我們決定碰碰運氣,自己開車返回。
登吉山谷:深入塔利班大本營
塔利班與阿富汗軍隊不同,同意在他們的大本營登吉山谷接待我們。安全通行的承諾只不過略微降低了此次出行的緊張程度。我們經過的阿富汗軍隊車隊似乎剛剛結束槍戰,車窗玻璃碎了。一名正在操作炮塔炮的軍人大汗淋漓,狠狠瞪了我一眼。
我們經過科赫達馬尼的大型基地,向東駛入山谷。殘留的舊混凝土防爆牆提醒我們,不久前,美軍為把塔利班趕出該地區展開了艱苦戰鬥。2011年,登吉是美軍在這場戰爭中遭到最致命襲擊的地方。當時有兩架“奇努克”直升機被擊落,造成機上包括17名海軍海豹突擊隊員在內的38人死亡。移交給阿富汗軍隊幾個月後,這個哨所就徹底被放棄了。如今,塔利班全面控制了這裏。
我們穿過低矮的土坯房和茂密的蘋果園,來到一個名叫蓋拉阿米爾的廢棄村莊。這裏,男人們在山洪暴發後正在鏟泥。看不到女人。一名手持對講機的塔利班陪同人員向我們打招呼,並且説,我們可以隨便跟任何人交談。可想而知,當地人沉默寡言,稱讚塔利班保護了他們的婦女和教義,同時指責美軍殺害了他們的家人,而且沒有帶來任何改善。一個名叫塔利布·賈恩的店主説,他兒子因為一次爆炸而瘸了腿。他説:“每天都在打仗。除了修這條路,美國什麼都沒做,任何事情都沒做。”
名叫塔瓦庫勒的塔利班指揮官帶着一隊槍手出現了。他説,他為把美國和阿富汗軍隊趕出這個山谷戰鬥了好幾年,但看來他的游擊隊時代已經結束。他説,自從與美國達成和平協議以來,他的部下可以更自由地活動,但前一天有一架無人機在附近山谷發動了襲擊。
這位指揮官對不斷升級的暴力活動毫無歉意。他宣稱政府軍是“異教徒”,不接受教義就活該被殺。我反駁説,還有許多平民死亡,塔利班是罪魁禍首。他堅稱塔利班“根本”沒有殺害平民。我列舉了最近的一些例子,他開始辯解。他説:“政府和美國這樣做是有意為之,目的是怪罪塔利班。”
離開登吉一個多小時後,當我們靠近喀布爾的城門時,天色一片灰暗。砰。一枚火箭彈從我們左側的山崖上落入了阿富汗軍隊的一個哨所:塔利班又發動襲擊了。當我們到達主要檢查站時,軍人們正匆忙趕去幫助他們受困的戰友。我們跳下車,希望能搭個順風車趕往戰鬥現場。三名軍官怒氣衝衝地把我們攔下。一名軍官對我們的翻譯喊道:“(塔利班)正在殺害我們的兄弟,你帶外國人來看熱鬧。你們所有人——馬上滾!”我們不情願地回到車上,繼續開往喀布爾,槍戰在我們身後逐漸遠去。
塔利班控制的登吉山谷裏的村莊街頭。(美國《滾石》雜誌網站)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