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8日在北京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繼續降低落户門檻,實現“願落盡落”。
3月8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繼續降低落户門檻,實現“願落盡落”。中新社記者楊可佳攝
在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胡祖才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城鎮化率處在60%-70%之間。這個階段是一個較快發展的中後期,也是全面轉型的關鍵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他提出三方面舉措:
其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户,部分已經落户的還存在市民化質量不高問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
胡祖才説,一方面繼續降低落户門檻,實現“願落盡落”。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户口制度,推動穩定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落户。
另一方面推動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一視同仁、應有盡有”。同時,要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推動“人地錢掛鈎”。
其二,優化城鎮化佈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超大城市要推動“瘦身健體”。一是要劃定並堅守城市開發邊界,慎重撤縣設區。二是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導過度集中的資源要素逐步有序轉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區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三是與周邊中小城市、郊區新城等聯動發展,通過推進交通一體化,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
大中城市要完善功能。要發揮大中城市綜合成本相對較低優勢,主動承接超大特大城市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
縣城要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其三,全面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宜居宜業。推動補齊公共交通、停車場、充電樁等短板,加強防洪排澇體系建設,推動城市內澇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萬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大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