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就職首日簽署17項行政命令

新京報訊(記者 謝蓮 錢雅卓 欒若曦)當地時間1月20日,喬·拜登正式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

拜登就職首日簽署17項行政命令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華盛頓,拜登在白宮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圖/IC photo

拜登:此刻是歷史性的危機與挑戰

宣誓就職後,拜登發表了約20分鐘的就職演講,演講中重點強調團結、治癒。拜登首先感謝出席就職典禮的幾位前任總統並譴責了兩週前的國會山暴亂。

拜登還罕見地在就職演講中表示,美國“必須抵制”白人至上主義。他指出,美國“在治癒、建設和收穫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的分裂歷史由來已久,一些 美國核心價值觀甚至在今天聽起來像是“愚蠢的幻想”,因為“種族主義、本土主義、恐懼、妖魔化”等情緒仍然激烈。拜登稱此刻是“歷史性的危機與挑戰”。

拜登強調“將美國團結起來”並呼籲“所有的美國人都加入到這一目標中”。他承諾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包括那些並不支持他的人。

拜登指出,美國現在面臨的危機是歷史性的,新冠疫情“無聲地潛入了這個國家”,在疫情中死去的人數幾乎相當於二戰時死去的美國人數。

在提到盟友關係時,拜登承諾“修復盟友關係,再次參與到世界中。我們要面對的是今天的挑戰、明天的挑戰,而非昨天的挑戰”。

國旗替代民眾“參加”就職典禮

以往的總統就職典禮,現場都有成千上萬的新總統支持者,他們從全國各地趕至華盛頓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受疫情影響,同時出於對暴力騷亂的擔憂,拜登的就職典禮現場參與人數大約僅1000人。而美國國家廣場內擺滿了美國國旗。就職典禮後,拜登正式入主白宮,並在當天一口氣簽署了17項行政命令。涵蓋新冠疫情、經濟、環境、種族、移民等議題。

在拜登宣誓就職時,特朗普已乘機落地佛羅里達州。

特朗普1月20日上午8點離開白宮,在聖安德魯斯基地發表了短暫的告別演講,之後就搭乘專機前往佛羅里達州棕櫚灘。他也成為美國150餘年來首位不參加繼任總統就職典禮的總統。

■ 分析

解決當務之急 17項行政命令“表決心”

就任首日,拜登便一口氣簽署了17項行政命令,涵蓋了新冠疫情、經濟、環境、種族、移民等議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關乎疫情的停止退出世界衞生組織,以及重返《巴黎協定》。

根據CNN統計,在拜登簽署的17項行政命令中,有9項是直接推翻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停止修建美墨邊境牆、廢除成立的1776年委員會等。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的行動凸顯了新一屆政府的當務之急,還傳達了他的政府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決心。

公共醫療系統長期資金嚴重不足

面對新冠疫情,拜登停止了美國退出世界衞生組織的行政命令,同時任命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成為世界衞生組織美國政府代表。同時,針對分發新冠疫苗和醫療用品的問題,拜登設立了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協調員一職,由他負責監督。

CNN報道稱,與歷任美國總統相比,拜登簽署的行政命令旨在扭轉其前任的政策方向,並儘快帶領美國走出新冠疫情。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拜登就任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公共醫療系統資金不足。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健康保障中心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表示,“拜登政府面臨的最大,也是最持久的挑戰並不來自於特朗普政府,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公共醫療系統。長期以來,該系統資金嚴重不足。”

報道稱,在SARS和埃博拉病毒暴發時,政府開始為公共衞生投入資金,然而一旦眼前的危機消退,政府投入的資金也會減少。阿達爾賈認為,“當疫情不再是頭條新聞時,應對疫情的優先等級也會下降。”

此外,疫情成為“政治問題”是拜登政府面臨的另一個挑戰。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在美國曆史上,傳染病暴發通常會變得政治化,但從來沒有哪個大流行像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受政治化影響如此之深。很大一部分美國人開始懷疑公共衞生機構。

對於拜登來説,讓美國民眾重新相信公共衞生機構變得至關重要,他需要採取多樣化行動,來提高民眾對於新冠疫情的關注。

針對疫情,拜登發起了“100天口罩挑戰”,強制要求人們在聯邦大樓和聯邦轄地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表示,此前,拜登曾承諾,在他上任的100天,美國將分發1億劑新冠疫苗,“我個人認為,這要看美國的產量,如果產量足 夠高,那麼這一目標或許能夠實現。但仍然有個問題需要考慮,比如疫苗的有效性問題,我們不清楚注射疫苗會產生多久的防護效果,如果時效較短,那麼美國疫情 可能仍然很難遏制。”

重返《巴黎協定》拜登政府需重拾國際信任

拜登兑現了要在就職首日帶領美國重返《巴黎協定》的承諾。拜登還指示聯邦機構審查特朗普政府的數十項規定,旨在推翻任何“對公共健康有害、對環境有害、沒有得到科學證據支持或者對國家利益有害的”規定。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康曉指出,拜登作為副總統曾參與奧巴馬政府多項氣候政策制定,競選期間拜登將氣候變化作為美國面臨的四大危機之一,並提出了一系列在當選後承諾實施的氣候政策,其中就包括帶領美國重返《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是一項行政協議,拜登只需向聯合國遞交一封希望重返《巴黎協定》的信件,就可以在30天后再次成為其中一員,並不需獲得國會參議院的批准。

就美國國內而言,當前已經有不少共和黨人表現出了不滿。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劉衞東指出,共和黨人的觀點在於,拜登的氣候政策會減少傳統能源產業 的就業。康曉認為,傳統能源產業中的既得利益者也會反對。拜登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美國低碳經濟的基礎之一,以此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抓手。“所以拜登會振 興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增加美國的就業,重振美國的中產階層。”

劉衞東説,雖然拜登呼籲兩黨團結,擱置分歧,但是拜登不會因為擔心共和黨人的反對,就在自己想要推行的理念上輕易妥協。當然在具體操作時,拜登儘量做好説服動員,協調各方之間的關係。

“拜登很清楚,美國目前的國際形象與軟實力與4年前有着天壤之別。”劉衞東認為,國際社會對美國產生疑慮是肯定的,拜登只能積極地應對,讓國際社會看到 他在按照大家所希望的方向前行,逐步打消這種疑慮。如果拜登想要逐步恢復國際社會信任,需要重新展示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形象。首先,拜登在公開表態方面要 放棄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論調;其次是繼續提供公共產品,開放邊界,恢復對外援助等;最後要重新加入國際協議機制。

另外,拜登在國際上推進氣候變化政策要注意把握尺度。康曉指出,歐盟也在不斷強調氣候行動,推出“歐洲綠色新政”。如果美歐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過於激進,脱離了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也不利於國際合作。

新京報記者 謝蓮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賈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8 字。

轉載請註明: 拜登就職首日簽署17項行政命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