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目前,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8月31日,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十四五”期間,住建部將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給,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趙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給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帶來了兩大挑戰:一是職住平衡問題;二是市民化問題。即青年人不僅要留在城市,更要成為真正的新市民,這就要求規避高房價帶來的擠出效應陷阱,提供新市民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所以,為進一步解決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挑戰,我國發展保障性住房顯然已進入迫切階段。
據王蒙徽介紹,近年來,在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上,住建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二是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財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以及關於准入、使用、退出、運營管理機制。三是建成了規模巨大的保障性住房。
結合住建部披露的數據,從1994年國務院決定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到2007年,全國共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全國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7800多萬套,有2200多萬困難羣眾取得了住房補貼,也就是説,累計幫助了2億多困難羣眾實現了安居。
住建部副部長倪虹表示,下一步,住建部要重點抓好政策落實,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讓新市民和青年人能早日改善居住條件。
房屋大事,歷來最牽民心。談及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倪虹表示,自2018年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以來,住建部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這是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根本遵循。應以此為出發點,不斷地紮緊房地產市場調控制度的籠子,特別是紮緊防止“炒”的方面,切實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第二,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第三,建立人、房、地、錢四位一體的聯動新機制,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同時,建立了監測預警和評價考核新機制,常態化開展月度監測、季度評價、年度考核,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
倪虹表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就要規範好房地產市場秩序。對此,住建部明確四項原則:一是堅持聚焦問題,重點整治。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抓住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房屋租賃、物業服務等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和社會關注度高的四個突出問題作為這次整治重點。二是堅持羣眾參與,開門整治。三是堅持齊抓共管,綜合整治。充分發揮各部門作用,加強協同配合,整合資源利用,建立部門聯動機制,提高房地產市場秩序綜合整治能力。四是堅持標本兼治,長效整治。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信息化等手段,既解決當前房地產市場秩序的突出問題,又注重完善體制和機制,從源頭上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
倪虹稱,下一步,住建部將加大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力度,切實維護好人民羣眾合法權益,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滿意率。住房問題上,一方面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同樣是本次發佈會的關注重點。住建部副部長黃豔介紹,2019年至2020年,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達5.9萬個,惠及1088萬户居民。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的老舊小區是5.3萬個,涉及居民900多萬户。而截至7月底,已開工建設4.22萬個小區,涉及764萬户,佔整個年度目標的78.2%。
黃豔稱,下一級段,住建部將在推動有條件的樓宇加裝電梯、完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要由過去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黃豔認為,城市更新的內涵應該是要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質提升,而且它還是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的一個重要抓手。目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已經納入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中,下一步,住建部將推進城市更新試點,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徑,推出一批示範項目,積極、妥善、有序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