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假期少聚集,宅家多賺錢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綜合

垃圾分類

不妨

變宣為買

互聯網+回收丨馬宏亮

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一直在力推垃圾分類,各種宣傳張貼加上還有專人在垃圾分類處看管等措施齊抓共管,但筆者經過體驗和調查,效果不及預期。

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屬於完全的“無用垃圾”,應該分類後丟棄,不過隨着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新三舊三,縫補又三”早成歷史,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的“可回收物”,這些本來也是“垃圾”的一部分,這些東西能否變浪費為消費、變無用為有用、變閒置為價值呢?為子孫後代節約,正成為再生資源回收領域的主題。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已建立起回收網絡。“互聯網+回收”等模式逐步成熟,集回收、分揀、集散於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逐漸完善。商務部日前發佈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3.54億噸,回收總額約9003.8億元,人均600多元,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約10萬家,從業人員約1500萬人,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逐步攀升。北京市民小裴已經在閒魚網上賣出了126件商品,收益約4.6萬元。

生活垃圾八忌丨姚金才

然而,由於再生資源來源廣泛,回收路徑複雜,目前再生資源回收仍存在重視不夠、定位不明、規模偏小、設備簡陋、技術落後、效益低下等“小散亂”問題。由於人工粗略分揀,下游企業利用時仍需耗費人力和資金進行預處理,導致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家庭環節也存在老年人不熟網絡、年輕人不理家務等問題。

“互聯網+回收”是“回收增值”的現代事業,需全社會、你我他協作共力,才能得到最大值。要讓再生資源回收趨於規模合理,居民處理及時,併產生良好收益,還需政府主導、頂層設計、行業輔助、政策支持、社會配合、全民參與。

皆大歡喜丨邸天行

寫到這兒,倒是覺得可以建議社區垃圾分揀管理員轉換一下身份,成為回收公司業務員,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極其方便地處理可回收物——值錢的當場付現,沒用的直接扔進垃圾箱,讓本想着一扔了之的居民還能有一個小財發發,何樂而不為?

編輯丨穆 蘭

編審丨肖承森

來源: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