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隨着崇明島的開發,申崇航線全年客運量突破100萬人次。大客流的出現,使原有的小排量營運客輪顯得捉襟見肘。申崇之間急需一種全新的客輪。
20世紀60年代末,位於川沙的東溝船廠克服重重困難,建造了一種新型雙體客輪。它總長50.8米、總型寬17.2米,滿載量為2600人,可抗8級強風,續航能力150小時。1970年9月27日,首艘雙體客輪正式投入運營。此後“滬航9~11號”相繼建成投運,雙體客輪也當仁不讓成申崇航路的主力船型。80年代初期,已有4艘1500客位雙體客輪航行於申崇之間。80年代中期,兩地來往客流逐步減少,原有的雙體客輪被新建的小型雙體客輪替代。1988年,500客位的雙體客輪“滬航1號”建成並投入申崇線運營,原有的1500客位雙體客輪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雙體客輪在江海之間的風浪中穿行,被船體剪開的浪花翻騰奔湧,坐在寬敞的客艙內,輕微的搖擺,讓人不由自主產生“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的感覺。船是舒服了,但買票卻又成為讓人頭疼的事。往來申崇的人數源源不斷地增加,申崇航線“僧多粥少”的窘境一時難以改觀。當年,很多市民都有在市區及吳淞口的售票窗口徹夜排隊的經歷。
常年在江海中航行的老水手都明白,就算是最先進的船舶,也是要“看天吃飯”的。由於長江口所在地域的氣候特徵,颱風和大霧是申崇航線最大的氣象挑戰。颱風的應對相對簡單,只需提前靠港停航等待,但是濃霧的襲來卻有着很大的不確定性。據一些市民回憶,當年坐船去崇明,時常會有這樣的經歷:航行中遇霧,為了船隻和乘客的絕對安全,最穩妥的處置就是拋錨停船,靜候風起霧散,有時一停就是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漫長的等待使得船上小賣部變得人頭攢動,很快貨架上所有食品都會被購買一空。
直到改革開放後,上海市區與崇明間商旅往來對縮短陸島交通時間的要求日益迫切,各種新型船種不斷出現。如今,橋隧也已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