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沙河變網紅景觀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一灣清碧河水,兩岸美人蕉、蘭花草搖曳,河畔碧道旁,意趣盎然的生態科普漫畫不時吸引三三兩兩的遊人駐足“打卡”……這條獲評“東莞市最美河涌”的網紅景觀河黃沙河,曾經一度是“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台”的10條黑臭水體之一。

  “記得小時候,黃沙河水清得捧起來就能喝。大人們從河裏取水灌溉水稻、甘蔗,小孩子在河裏抓魚、戲水。”東莞市東城街道同沙社區黨委書記、黃沙河同沙段河長鍾漢良告訴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起,隨着兩岸工業發展,河水開始發黑發臭。記得有家陶瓷廠把像牛奶一樣的白色污水排到河裏,真叫人心痛。”

  2016年,東莞全面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黃沙河由此迎來了“新生”。東城街道以經營城市的理念推進一河兩岸綜合治理。污染環境的工廠被關停、遷走,截污、清淤、生態補水、堤岸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有序推進,黃沙河水質持續改善。“2020年以來每月對河涌水質檢測均達V類水以上,達到了‘長制久清’的效果。”東莞市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執行副指揮李裕成説。

  近幾年,黃沙河被打造成了一個海綿體,集“滲、滯、蓄、淨、用、排”於一體,能充分發揮排澇及雨水資源化利用的作用。東莞東城水務工程運營中心項目負責人黃順東介紹,該項目因地制宜佈置了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植草溝、植被緩衝帶等雨水截留、淨化和蓄水設施。沿河步道全部採用吸水材質的彩色塑膠鋪設,面積約2萬平方米,透水率達95%以上,不僅能有效滲水,也具有很好的觀賞效果。這個集生態、休閒、文化功能於一體的濱水生態廊道,形成了東莞市首個海綿城市景觀。

  “現在,周邊居民出門就能享受水清魚歡的自然美景,連白鷺都不時過來棲息。”鍾漢良説。黑臭的黃沙河變成了“最美河涌”,鍾漢良也獲評了東莞“最美村級河長”。他説,河涌整治不僅是一項惠民工程,更是一項提升產業承載力、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富民工程,已經有越來越多環境友好型企業遷入同沙社區,廠房租金從原來的每平方米六七元上漲到了十幾元。

  如今,利用黃沙河海綿城市示範項目內的海綿城市生態科普館,東城街道還打造了東莞第一個“河莞家”志願者河長驛站,希望通過志願者的力量引導更多公眾成為水治理的參與者和生態的守護者。這個以低碳概念打造的河長驛站,將生態魚缸、循環淨水系統和屋頂噴淋系統相結合,形成“海綿城市”的現實版教具,引導公眾開展雨水收集利用。驛站不僅每月常態化開展環保教育體驗活動,還積極與中小學合作開展小小志願講解員培訓項目,成為當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看點與亮點。

  “黃沙河是東莞市水生態治理的一個縮影。”李裕成説,截至2020年底,東莞已完成超380條河涌整治,清淤量約300萬立方米,整治暗渠220條237公里,完成一河兩岸的景觀整治超過200公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鄭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