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110年前走來的中華書局,“閲盡千帆仍是少年”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綜合

9月23日,“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暨中華書局創建110週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這既是中華書局的立局之本,也是其時代使命。在中華書局創建110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望並展望她為此做出的歷史探索,取得的豐碩成果和麪臨的新機新局。

1912年1月1日,上海,一家出版機構正式創辦,名字叫“中華書局”。創辦者陸費逵,當時只有26歲。

以“開啓民智”為出版宗旨,中華書局匯聚起志同道合的編者作者陣容:梁啓超、範源廉、馬君武、李達、田漢、張聞天、潘漢年、徐志摩、葉聖陶、朱自清、錢歌川、陳伯吹、茅盾……《康熙字典》《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重大項目陸續出版,《中華大字典》和《辭海》開創了現代工具書編纂的先河。

1954年,中華書局總部從上海遷到了北京。1958年,國家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中華書局為小組辦事機構,被賦予專業整理出版古籍的新使命。

1958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薄一波、李一氓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對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給予關鍵指示與殷切重託。在眾多專家和學者型編輯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精校細勘的典籍著作陸續出版,如《資治通鑑》《全唐詩》《全宋詞》《冊府元龜》《甲骨文合集》《中華大藏經》《古逸叢書三編》《孫中山全集》等,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基本典籍,奠定了中華書局新的歷史地位。

讓國史煥發新貌,是時代呼聲,更是人民所需。由毛主席批示,周總理安排,從1958年至1978年,中華書局組織全國200多位專家整理出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本,這套書被公認為代表新中國古籍整理出版至高成就的標誌性成果,對中華文化傳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義。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裏,中華書局推動了更多的大型項目:“清人書目題跋叢刊”“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歷代史料筆記叢刊”“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古逸叢書三編”“佛教典籍選刊”“道教典籍叢刊”“新編諸子集成”“理學叢書”“中國古典名著譯註叢書”,以及近代人物文集、日記叢書等等,並承擔了《中華大藏經》等大型古籍整理項目的編輯出版工作,為漢語文化圈持續提供基本而可靠的典籍。

中華書局還致力於文化普及,讓優秀傳統文化為大眾所知、所用、所愛。1981年創辦《文史知識》,傳承了歷史學家吳晗倡議並實踐的“大專家寫小文章”的優良作風。至今風行不衰的《萬曆十五年》中文版最早於1982年由中華書局推出。

進入新世紀,中華書局加快了探索的腳步。

2002年,中華書局成為新組建的中國出版集團的一員,開始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如何弘揚傳統,重塑品牌?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於2003年提出了“守正出新”。

20年間,《中華大藏經續編》(漢文部分)、《復興文庫》等國家重大出版工程穩步推進,《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敦煌經部文獻合集》《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讀史方輿紀要》《太平寰宇記》《文獻通考》等代表古籍整理水平的重量級圖書相繼出版,《顧頡剛全集》《唐長孺文集》《陳夢家著作集》《何茲全文集》等學術大師文集陸續完成。

2007年起,中華書局全面推動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至2021年12月,修訂本《史記》《新五代史》《舊五代史》《遼史》《魏書》《宋書》《南齊書》《隋書》《金史》《梁書》《陳書》出版,計11種。

結合自身優勢,中華書局陸續推出了“正説歷史”書系、“跟大師學國學”系列、“一本書讀懂”系列、“傳世經典文白對照”系列……主動進入主題出版領域,推出了《重讀抗戰家書》《重讀先烈詩章》《生生不息:從傳統經典名句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百年革命家書》等書籍,創辦了傳統文化知識刊物《月讀》,編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連環畫”“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中華先賢傳奇人物故事匯”等青少年學習讀物。

▲中華先賢傳奇人物故事匯

與讀者互動,中華書局讓優秀傳統文化以多種形式走進大眾生活。2015年起,中華書局在每年的4月23日舉辦“讀者開放日”,打開大門,迎接四面八方的讀者朋友前來做客。線上直播、名家講座、趣味視頻、嘉賓探店、神秘盲盒……中華書局聯手經銷商夥伴推出“傳統文化月”等活動,用全新的傳播方式宣傳品牌,服務公眾,成為110歲的“網紅博主”“帶貨達人”和“跨界玩家”。

在保持傳統出版市場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中華書局明確將數字出版、新形態出版方向,放到與傳統出版同等重要的位置來對待。2013年,書局明確了數字化出版的戰略方向和實施路徑,陸續推出各類電子書。2014年,“中華經典古籍庫”發佈,通過多種平台進入圖書館、高校、研究機構,乃至個人終端設備,數據庫持續更新,為讀者提供越來越便利的查詢服務。

2022,中華書局鄭重宣佈“創新向未來”,這是對110年前的精神傳承。投身傳統、志在千秋的中華書局“閲盡千帆,仍是少年”。




       原始文本:中華書局

       文本整理:江勝信

       圖片:中華書局

  編輯:江勝信

責任編輯:陸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