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芯谷產業功能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一期)主體工程效果圖。中建三局一公司供圖
9月30日,中建三局承建的成都芯谷產業功能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一期)主體工程積極響應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組織優質創新示範工程項目“雲觀摩”交流活動的號召,進行線上“雲觀摩”和交流學習,並製作了重點展現質量優質與科技創新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措施示範視頻,以此為契機大力宣傳推動質量變革創新技術措施,營造推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氛圍,推動四川質量強省建設。
成都芯谷產業功能區配套設施建設項目(一期)主體工程,位於成都市雙流區東昇街道航鷹西路與銀河路交叉口,佔地面積11.5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6.6萬平方米,由4棟塔樓、4棟配套裙房、1棟市民中心組成,業態豐富,包含市民中心、規劃館、博物館、金融中心、音樂廳、酒店、商業、辦公等,是成都市重點工程,定位“城市新地標,未來新中心”。
精益建造鑄精品、造品牌
項目應用中建三局LC6S管理體系,從優質、安全、快速、低成本、綠色及智慧6個維度落實精益建造,從設計優化、工藝優化、措施優化等方面集成,提高產品質量,致力實現“六零”目標。項目實施全過程全專業樣板引路,以集中樣板、實物樣板和BIM+VR虛擬樣板為載體,提高交底效果;推進多圖融合,實現一體化施工,從根源上杜絕質量缺陷;落實工藝標準化,從鋼筋、模板、混凝土、砌體、抹灰、防滲漏等方面制定共計30項工藝標準,作為規範現場施工的底線;編制專項治理10條,從防滲漏、混凝土、抹灰、地坪、保温、膩子塗料、飾面磚等方面梳理施工高頻問題清單,過程重點管控。
數智技術,驅動智能建造
項目以“魯班獎”為目標,建立數智建造雲平台,利用混凝土裂縫控制、BIM智造協調系統、型鋼模具加工等技術,施工全過程深度實施精益化、數智化、工業化管理,推動傳統建造向智能建造、工業建造體系升級。
本工程地下室長350米、寬300米,屬超長無縫結構,項目從原材選擇、配比優化和工藝創新進行混凝土裂縫控制:優選原材,對各項原材進行檢測,確保滿足設計要求;嚴控配比,提前試驗水泥、摻合料、外加劑之間的適應性和相容性;創新工藝,採用跳倉法進行底板施工,提前優化調整施工區段,過程控制混凝土澆築質量,澆築後綜合養護做好水化熱温升控制,大大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項目搭建數智建造雲平台,通過智能監測(環境監測、AI慧眼、三位一體門禁等)、智能工具(智能化實測實量工具、智能回彈儀、智慧地磅等)、新型機械(焊煙淨化器、地面整平機器人、夾板機等)等29項技術,實現進出人員智能識別、違章作業實時監測、實測數據智能採集、進度可視化跟蹤、隱患智能排查、物資智能驗收、環境智能監測與處置等施工過程智能化。
項目採用BIM技術輔助施工,通過BIM模型對疊合板、alc、金屬風管等涉及的零件編號、洞口編號、管線預埋位置編號轉換成構件圖輸出,將其引入預製、預埋等設備自動化加工,檢驗合格後粘貼二維碼入庫,運用Tekla軟件建立加工進度信息化管理體系,通過Tekla及BIM軟件轉換,對加工進度實時動態管理,實現預製構件一鍵出圖、生成清單、智能完成加工、編碼、物流創建的功能,推進生產智能高效發展。
數智工業化精益建造,賦能工程建設,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貫徹“品質保障 價值創造”的核心價值觀,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數智化轉型,推進工業化精益建造落地,鑄造一座座精品工程。 (吳智鴻 張樂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