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通訊員 毛婷

在異國他鄉,他經歷埃博拉病毒肆虐,用堅毅篤行彰顯維和擔當;在國門一線,他直面新冠感染風險,用最美逆行詮釋初心使命,他就是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濟南邊檢站執勤五隊民警張兆山。先後榮獲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5次,多次被評選為優秀士兵和優秀士官,被聯合國授予“和平勳章”,被國家移民管理局評為“警務實戰大練兵標兵個人”。

兩度上“戰場”: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是“戰場”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張兆山作為第三支中國維和警察防暴隊的一員,赴非洲利比里亞執行維和任務,最先經受的是環境的考驗,“當地屬於熱帶氣候,氣温平均在35℃,我們的工作環境大部分是‘悶罐’一樣的裝甲巡邏車,頭盔加防彈衣全副武裝有25公斤。”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2015年3月,利比里亞埃博拉疫情肆虐,日均死亡近百例。面對疫情,張兆山毫不猶豫遞交了請戰書,成為了防暴隊“先遣隊”的一員,在隨後一個月的武裝巡邏中,他和戰友們成功處置7起聚眾滋事和羣體性事件,排除各類危險12個,無一傷亡,無一感染。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我是黨員,我先上!”這不僅是一名共產黨員本色,更是一名國門衞士的擔當,“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拼命,就是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做了一名黨員應該做的事情。”

回憶起這段有些艱苦的時光,張兆山説,“維和任務本就危險,埃博拉疫情又加重,但我們都堅持下來了,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不能退縮。”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檢查員與旅客密切接觸,屬於高危崗位,無異於戰士踏上“戰場”,但張兆山再次遞交請戰書,成為了特檢隊的駕駛員和“特檢員”。

為了嚴格落實“外防輸入”的工作標準,入境旅客邊防檢查必須全部進行人工查驗,台外崗位的旅客分流、前台引導等任務更加繁重,還要不斷地解答各種疑惑、安撫旅客情緒,原本十幾分鍾就能夠完成的工作,現在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

“挑戰”身份轉換:主動學習彌補短板堅守艱苦崗位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從邊防軍人到邊檢衞士,張兆山成為了第一代移民警察。

戰時執槍衞和平,平時持章守國門。面對新起點,開啓新徵程,他正視自身短板問題,更加刻苦學習業務,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從軍人到警察、從保障人員到一線民警的身份轉變,在新的工作崗位找到新的奮鬥目標。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為儘快實現角色轉變、勝任檢查員崗位,張兆山經常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學習業務知識,並主動報名參與核查辦案後台輔助工作,在最短時間內熟悉了業務流程,在站裏組織的業務考試中,他取得了全站第一名的好成績,在所有新警中第一個拿到驗訖章,快速成長為執勤隊的骨幹一員。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歡迎回家,請出示護照。”“可以了,請戴好口罩,注意防護。”這是張兆山在執行入境勤務時説的最多的話,由於疫情原因,原本3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的入境檢查延長到4-6小時,每次勤務下來,張兆山和戰友們口乾舌燥、汗流浹背,他們用熱情的服務緩解了入境旅客的疲勞和緊張,也履行着國門衞士的責任和擔當。

不負重任不負卿:常被孩子問“爸爸為啥不回家”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張兆山經常要被3歲半的孩子問一個問題:“爸爸,你為什麼不回家?”從執行維和任務到抗擊疫情,張兆山回家的時間很少,一個月也就能回家一次,時間久了,孩子難免有爸爸不回家的疑問,每次張兆山都笑着和孩子解釋,“爸爸去檢查飛機,保護從飛機上飛回來的人和我們身邊的人。”他説,現在孩子一看到飛機的畫面,就説,飛機是飛到爸爸單位那裏去了。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正值張兆山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他毅然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發揮抗擊埃博拉的經驗,主動擔任科隊安全員,協助科隊領導嚴格落實防護措施,累計查驗高危人員23人。

雖然與家人聚少離多,但妻子十分理解他的工作,她發的一條朋友圈獲贊無數:“孩子爸爸的單位現在是疫情防控一線,孩子爸爸也衝鋒在前,做着危險而又光榮的工作,我很感動,我作為家屬,為老公感到驕傲,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兩個孩子照顧好,做好老公的大後方,讓老公沒有後顧之憂,同時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一切步入正軌。”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每一個階段,都因奮鬥而底色鮮亮,每一次蜕變都因努力而行穩致遠。加油!了不起的張警官!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47 字。

轉載請註明: 兩度上“戰場”的張警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