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五一”假期來臨,出遊消費時要避開哪些“坑”?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佈《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之不良營銷手法專題分析》,指出“假”促銷虛優惠、混淆計量耍手段、超售套券難兑換、砍價集贊拉人頭等十項不良營銷手段,為明明白白消費支招。
中消協點名的十項不良營銷手段,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有的網購平台宣傳“買三單確認收貨後金額全免”,很容易讓人理解為返現金,實際上只是給了相應金額的優惠券,消費者想要享受優惠還得再消費。再比如,一些餐飲、酒店等經營者為了回籠資金,低價銷售團購券、套餐券、住房券等,但由於預留的兑換名額很少,消費者多次嘗試仍無法預約兑換。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不良營銷有悖契約精神,既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何避開不良營銷的“坑”,需要商家、消費者和監管部門合力而為。
商家不“挖坑”。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給予消費者三倍賠償。不良營銷嚴重透支了商家的信譽和口碑,在消費者的口口相傳中,負面效應進一步放大。對此,商家必須深刻反思,堅守契約精神,依法誠信經營,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消費者少“入坑”。消費者在消費時,一定要冷靜理性,多留個心眼。尤其在面對優惠活動時,必須擦亮眼睛,瞭解清楚活動的時間、範圍、規則、條件等;在參加活動過程中,還要注意留存證據,保存規則説明、促銷截圖、溝通記錄、交易憑證等,便於後期發生糾紛時維權。
監管部門多“填坑”。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新形勢新問題的分析研判,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及時制止和查處不良營銷行為。在此基礎上,通過總結執法經驗,適時發佈消費提醒,戳穿商家的慣用伎倆,提高消費者的防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