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高峯論壇在復旦舉辦

首屆“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高峯論壇在復旦舉辦

7月10日,由教育部教材局主辦,高校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承辦的首屆“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高峯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中國新聞人才該如何培養?此次會議提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立足新時代、紮根中國大地,加快“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

國務院新聞與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唐緒軍在報告中提出,新聞學教材評價的意識形態是第一重要性問題。他認為:新聞學是具體的,要能夠在教材中提出適應我們國家的社會性質和社會制度的理論體系。

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如鵬就二十年來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材出版的現狀特點和基本走向進行了發言。他指出了現階段新聞傳播學類教材建設的幾個問題:一是缺乏現實針對性;二是缺乏時代性;三是缺乏跨學科教材;四是缺乏全球化和中國化的教材;五是缺乏案例分析;六是缺乏線上線下互動。他提出,推出具有全球視野、中國特色的專業教材,推出具有時代性且門類齊全的專業教材,需要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昌鳳針對跨學科時代的新聞傳播教材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跨學科思維,特別是計算化思維已經滲入所有學科。在此背景下,討論新聞傳播要有一種跨學科的思維模式。她提出,新聞學領域在堅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同時要具備新的理論視野,要更新跨媒介敍事所需的專業知識和素養。她指出,從教材到育人的研究過程需從能力培養角度倒過來思考教材建設。在計算時代,應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學與傳播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周勇從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調研報告出發,指出,當前傳播人才培養和業界需求差距擴大、專業對口率不斷降低。調研同時發現,一方面國內外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髮展方向、模式日益接近;另一方面差異也不斷凸顯,海外院校更重視技能訓練,國內院校則兼顧技能培訓和學術研究。對此,他指出,目前院校新聞課程設置更多是“姿態性融合”,而我們應該追求“靈魂性融合”,即以互聯網作為底層架構,結構性地改變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他認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發生了轉變,教材體系也必須有所轉變。

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是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助於探索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而且能夠積極推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新聞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教材基地顧問委員會委員羅以澄認為,“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要注意政治話語與專業話語的平衡,要凸顯經典與創新概念的並存,要處理好“一枝獨秀”與“百花齊放”的關係。教材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劉海貴提出,“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新聞學界傳承“教材精神”,力爭在3至5年內構建較為完善的“中國新聞學”教材體系。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1 字。

轉載請註明: 首屆“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高峯論壇在復旦舉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