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洪水中 他們巋然屹立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綜合

編者按丨一座糧倉,一處古蹟,一家企業。面對突如其來、突破歷史極值的暴雨侵襲,總有那麼一些地方因為預案周密、謀劃在前、搶險及時、應對科學,在肆虐的洪水中巋然屹立,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震撼和感動,更有信心和力量。時下,各地正進入重建家園、砥礪再戰的新階段,河南日報客户端推出一組特別報道,實地探訪,還原現場,總結經驗,提振全省人民打贏兩場硬仗的高昂士氣。


一座糧倉興隆糧庫:守好“保命糧”

糧倉內金黃的小麥。

河南日報客户端記者 郎志慧 劉曉陽

“鄭州防汛部門通知,19日可能還有暴雨,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近30年,每次提起暴雨,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王偉格外敏感。

8月16日,在鄭州市三環內西北角的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王偉正指揮工作人員進行防汛演練:一組搬運沙袋到指定位置,另一組負責啓動3台抽水泵,大門口量身定製的擋雨板也“嚴陣以待”。

站在庫區大門口,記者明顯感到,該庫區地勢比四周低了約六七十釐米,對面建築工地9米深的大基坑被圍欄圍起,正在緊張施工,門前新修的道路尚未與市政管網接通,排水存在隱患。

“當時庫區院內積水沒過膝蓋,經過近三天的努力,積水才排完。由於糧食倉密封嚴實,倉內沒有滲水,糧食完好無損。”對於上個月的特大暴雨,王偉仍心有餘悸,“每年汛期我們都要開展3—5輪防汛演練,全員上陣,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正是這種預警預演的良性機制,使得糧庫有驚無險。”

從最初周邊一片麥田到如今身處高樓林立的市區,這座建於1984年的糧庫經歷了城市的大發展,經受住了極端天氣的考驗,穩穩地守護着百姓“保命糧”。

王偉見證了糧庫的變遷,“上世紀90年代,入庫的糧食都是用麻袋裝好的,一袋淨重90公斤,每個糧垛疊起來足有21層,工作耗時又不安全,如今,散裝糧的儲存容量大,操作方便。”

變的不止於此。該庫區東南方向約50公里外的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港區庫,佔地227畝,16幢高大平房倉整齊排列。新一代護糧人裴穎璘正在智能化大廳查看糧情,他的主要工作是維護糧庫“智慧大腦”的日常運行。

“這是今年6月份剛輪換的新麥,目前倉內温度25℃,在安全範圍內。”裴穎璘説,糧温是判斷糧食儲存的晴雨表,2號倉內的416個測温點、45個害蟲誘捕器通過計算機傳輸實時數據,温濕度、糧堆氣體濃度等基本糧情便顯示在大屏幕上。

“通風是降温降濕的關鍵。上個月暴雨過後,我們利用智能通風系統,倉內的温濕度迅速降了下來。”裴穎璘輕點鼠標,2號倉的窗户緩緩打開。之前,通過旋轉搖把開一個窗户需要2分鐘,如今,點點鼠標,1分鐘內就能把整個庫區的窗户全部打開。

緊接着,大屏幕的畫面切換到7號糧倉,一層薄薄的塑料膜平鋪在小麥上,使得整個糧堆處於一個密閉空間。裴穎璘説,糧食儲存最重要的是防治害蟲,抑制微生物。這裏正在進行智能氣調,從空氣中提煉氮氣充入塑料薄膜內,當氮氣濃度達98%以上低氧環境時,糧食呼吸減弱,害蟲被憋死,實現儲糧的綠色無污染。

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港區庫的房式倉。本組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在庫容達12萬噸的港區庫,20人就能完成糧食的日常管理。據統計,通過智慧儲糧手段,人力成本降低40%,能耗成本降低30%,糧食合格率達到100%。

“30多年來,糧庫的基礎設施和儲糧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確保糧食的綠色、保鮮、營養,努力滿足人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王偉説,在實現安全儲糧到追求綠色儲糧的路上,糧庫始終發揮着糧食安全“壓艙石”、服務調控“主力軍”、市場調節“穩定器”的作用。


一處古蹟鄭州商城城牆:站穩了

暴雨前的鄭州商城遺址西南城垣。

河南日報客户端記者 陳茁 温小娟

“想要觸摸3600多年前鄭州商城的歷史,城牆遺址是最好的選擇。在這裏走走,感受大不一樣。”

8月1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羿舉起相機,又一次把鏡頭對準鄭州商城城牆遺址。從事文物工作這麼多年,他已經記不清拍了多少次了,只知道自己手頭留下的城牆照片就有上萬張。

“7·20”大暴雨,城南路東段城牆遺址覆土坍塌,讓王羿揪心。這段時間,他往這裏跑得更勤了。

跟隨王羿的鏡頭,記者站在鄭州市紫荊山路與城南路交叉口觀望,城牆向東西兩側逶迤延伸,原本綠意葱蘢的城牆立面,覆土塌陷裸露的地帶像是綠毯上的疤痕。城牆外圍是條石砌築的1.5米高的擋土牆,每塊條石重達一噸半。“暴雨沖垮城牆時,這片擋土牆也被衝出了十幾米長的缺口。”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文化旅遊體育局文物科科長鄭曉旭説。

沿着城南路東行,被衝到路面的上百塊條石已經用吊車全部復位。但從牆縫之間摻雜的泥土、被衝出地表的地下排水管道、相鄰路面上被條石砸出的裂痕,仍依稀可見當時的印跡。

城牆下,清淤工作已進入尾聲,左一堆右一堆疊放着的白色清理袋裏,都滿滿當當裝着城牆上掉落的泥土,有1噸重。鄭曉旭説:“經過長年的堆積,城牆覆土和城牆本體結合得比較緊密,所以這些土要全部回收。然後一層層地把覆土歸位夯實,每一層之間再用土工格柵加固,確保城牆抗風險能力提升。”

城南路南側,一些商鋪在營業。提及城牆的受損,一位經營古玩字畫店鋪的大姐説:“看着城牆塌下來一片,怪心疼的。”生於斯長於斯,城牆不僅是他們的榮耀,更是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暴雨後,城牆上有裂縫的地方都鋪上了防水塑料布,預防再受損。本組圖片均為王羿攝

登棧道上城牆,幾棵上年齡的核桃樹果實累累,裸露的土層開始萌出一片新綠……一同前來的鄭州市文物局遺產處處長張賀君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我們密切跟蹤觀察遺址情況,及時排查次生災害隱患。”他指着地面一層厚厚的防水塑料布説,像這些有裂縫的地方,就得做好全方位防護,絕不能再淋雨。

距今已有3600多年曆史的鄭州商城,被專家認為是中國商王朝的第一個都城——亳都。其周長近7公里的城牆,是所有商代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是鄭州商城作為古代城池遺址的最有力證據,更是讓鄭州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國“八大古都”的核心支撐。

土遺址保護是世界性難題,尤為害怕大暴雨的侵襲,一旦垮塌,損失無可挽回。暴雨未停,鄭州市文物局就組織清華大學、鄭州大學、省古建院等單位專家到現場查看城牆受損情況,研究搶險方案,立即啓動了搶險加固工作。

“所幸的是,此前對城牆進行了加固修繕和覆土保護展示,滑坡區域只是保護性覆土坍塌以及保護設施受損,原城牆文物本體安好,經受住了此次特大暴雨的考驗。”張賀君説,8月底完成城牆搶險後,文物部門將履行程序全面啓動受損城牆修復工程。

站在城牆上眺望:牆外,城南路基本恢復了往日的車水馬龍;牆內,鄭州商都國家遺址考古公園林木葱葱。王羿不停地按下快門,感慨萬分:“這是鄭州商城的歷史見證和重要載體。城牆保住了,延續幾千年的文脈也保住了。”

連接歷史,通向未來。擁有3600多年曆史的鄭州商城城牆遺址,歷經風雨,又一次穩穩站定。


一家企業中鐵裝備:加班加點趕工

7月20日晚,中鐵裝備集團盾構公司員工積極開展防汛搶險救災。

河南日報客户端記者 楊凌

8月18日上午,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裏,應用於鄭州地鐵項目的“中鐵1070號”盾構已組裝完畢,正在進行優化升級。“預計8月21日可以出廠。”生產管理部部長張喜朋説,“因為‘7·20’大暴雨,工期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工人們加班加點趕工,可以按原計劃交付給項目方。”

車間內,只見各個生產環節有條不紊,廠房內乾淨整潔,絲毫看不出曾經遭遇洪水的痕跡。“日常安全生產工作中,我們對防汛都有安排,準備了應急沙袋、救生衣等。”張喜朋回憶説,7月20日下午,雨越下越大,當時配電室已經進水,幾個領導緊急在車間碰了個頭,果斷決策先把高壓電斷了。“我們用的是1萬伏電壓的高壓電,一旦發生事故就是重大事故,斷了電等於從源頭消除了事故隱患。”他解釋説。

“當時車間水並不深,也就剛沒過鞋面。”奧地利水電項目經理陽湘均當時正在車間通過視頻直播請業主方驗收設備,“水從北邊漫過來,但因為入口處有沙袋防水牆,車間裏在建設時就設計有下水道排水口,所以湧入的水沒有積存太多。”

電氣車間工人呂雙勝那天和工友們整整忙了一個通宵。“下午斷電後大家都去庫房搶險了,好多配件需要搬到高處,傍晚吃了點食堂送來的水餃接着幹,排水、檢修設備……幹了一夜。”他説,到7月21日下午4點多,車間積水排完,高壓電恢復供電,中鐵裝備的各項生產工作快速恢復。

據瞭解,下半年,中鐵裝備在產新機訂單有60餘台,其中重難點、海外項目盾構訂單佔比超過50%,呈現出常規盾構訂單數量下降,大直徑和海外盾構訂單數量上升的態勢。“這説明我們在高端設備技術及製造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市場認可。”中鐵裝備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華説。

中鐵635號、中鐵636號——洛陽“引故入新”項目。本組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事實上,在國內外,應用於各個項目的盾構正以其優異表現驗證着這個結論,展現出“中國製造”的強大實力。

——8月4日,洛陽市“引故入新”工程工地,“中鐵636號”掘進突破1萬米,標誌着我國最長盾構區間引水隧洞工程取得決定性勝利。

——8月12日,波蘭希維諾烏伊希切隧道工地,我國出口歐洲最大直徑盾構“中鐵797號”掘進突破1000米,標誌着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

——8月13日,法國巴黎地鐵16號線工地,“中鐵777號”順利完成該線路第一區間掘進,以高性能、高可靠性成功完成首秀。

目前,在鄭州基地,應用於多哈項目的“中鐵1092號”8月20日即將進場組裝;應用於韓國仁川項目的“中鐵1006號”將於8月25日進場組裝;此外還有應用於韓國新青州項目的“中鐵1128號”、應用於以色列項目的“中鐵1109號”“中鐵1110號”等也將陸續進場組裝。“這些設備都在順利生產中,完成全年生產計劃沒有問題。”趙華充滿信心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