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澳大利亞新政府應推動中澳關係“面向未來”
澳大利亞新任總理阿爾巴內塞 (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5月23日上午,剛剛帶領工黨贏得澳大利亞聯邦大選的安東尼·阿爾巴內塞宣誓就任澳大利亞第31任總理。5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祝賀阿爾巴內塞領導澳大利亞工黨贏得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並表示中方願同澳大利亞新一屆工黨政府一道,總結過去,面向未來,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原則,推動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中方釋放的善意信號非常清晰,能否推動中澳關係“面向未來”,澳大利亞新政府應當作出理性抉擇。
澳大利亞每3年舉行一次聯邦議會選舉。從2013年開始,澳大利亞工黨連續3次在聯邦議會選舉中失敗。時隔9年,工黨能在此次選舉中勝出,與莫里森政府一系列內政外交的失敗有關。內政方面,在莫里森政府治下的澳大利亞,人們的生活成本不斷提升。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亞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5.1%,增幅創2001年以來新高,而澳大利亞2021年平均工資漲幅為2.3%,工資漲幅趕不上物價上漲。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22日分析,從大選中明顯看出,許多選民不喜歡莫里森,他的“值得信賴的居家男人形象”在過去3年已被侵蝕。
在外交方面,莫里森政府甘願充當美國戰略附庸,不是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積極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就是以撕毀與法國的合作協定為“投名狀”,加入美國組建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協定”(AUKUS)。莫里森政府的一系列外交舉措,不僅矮化了澳大利亞外交在國際社會的形象,而且也導致澳大利亞與法國、中國等國關係低迷。莫里森政府實在樹敵太多,當他敗選的消息傳到歐洲後,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説,“從法國前外長勒德里昂到網球明星德約科維奇的支持者,每個人都欣喜若狂地歡迎莫里森敗給阿爾巴內塞。”
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認為,莫里森敗選並不意外。過去9年,莫里森隸屬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雖掌控了澳大利亞的權力中心,但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衰退,過度激進的外交政策導致澳與主要經貿夥伴中國的關係陷入低迷,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等因素,使澳大利亞的社會矛盾、經濟矛盾不斷積壓,並最終在此次選舉中“爆發”。
隨着莫里森敗選,阿爾巴內塞正式就任澳大利亞總理,中澳關係能否重回正軌受到多方關注。政權輪替往往意味着新屆政府將對前屆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做出調整,特別是工黨是以反對黨身份上台,並不需要延續前屆政府的對華政策,也不需要揹負前屆政府的對華負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70年代,正是澳大利亞工黨政府作出同中國建交的正確抉擇,為中澳關係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英國《對話》雜誌21日稱,阿爾巴內塞當政,意味着澳中關係有可能改善。
但也要看到的是,工黨在此次大選期間也曾表示,在南海和台灣等問題上不會有重大變化,阿爾巴內塞還曾表示,他外交政策的“第一支柱”將是與美國的聯盟。陳弘分析,從目前看,莫里森的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阿爾巴內塞的工黨在對華一些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區別不大,但預計會有調整空間,阿爾巴內塞政府可能不會像莫里森政府那樣充滿對華侵略性和挑釁性。未來中澳關係有可能走出此前陰影,但尤需澳方與中方一道努力。
2022年是中國與澳大利亞建交50週年。回望中澳過去半個世紀的交往,雖不乏曲折和風波,但雙方始終把握大勢,求同化異,推動兩國關係沿着正確方向不斷向前。中澳兩國在廣泛領域取得的合作成就,給兩國及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當前中澳關係的困難局面完全是澳方一手造成的,一個理性的政府應當做出促進澳大利亞人民福祉的選擇。澳大利亞新政府應該拿出政治決斷,推動中澳關係重回正軌。(陳洋)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