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今年12月,鈴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800多天了,而這些日子正是國產汽車崛起,合資車最紅利的時期。那麼當年紅遍國內的鈴木為何匆匆跑路,一聲不吭的從兩大合資企業中果斷撤資,絲毫沒有餘地的乾淨利索的和中國切斷汽車技術及車型的交往?
鈴木退出中國汽車市場,是因為以小型汽車為主業務的鈴木發現國內消費者更喜歡的是大型車,而這正是鈴木所不具有的優勢,因為在國內市場看不到未來的前途和希望,而鈴木也沒有設法改變自身引進中大型的汽車生產線求同存異,似乎非常有日本武士道精神,寧可折腰也不求全,於是把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消費市場給拋棄,準確地説是自己把自己拋棄了。不過,中國如此巨大的汽車市場,沒有你鈴木就不運轉了?
鈴木的脾氣沒有給它帶來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當年忍辱負重坐下來,如今的鈴木説不準已經發展成為僅次於大眾的巨頭,但歷史沒有假設,世間不能倒流,鈴木的孤獨一擲,在自己選擇的命運。
退出中國汽車市場,鈴木全面進軍印度市場,因為印度也是人口眾多的國家而且消費水平低,小型車一定備受歡迎。除了在日本本土布局之外,印度的市場也成為鈴木的另一根支腿,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印度的國情決定了市場表現,這時鈴木想起中國來,看到中國汽車市場如此龐大的銷量,真不知什麼滋味。
那麼,浪子回頭金不換嗎?鈴木既然能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就不能再回來嗎?
況且,在中年一代人的心目中,鈴木的出色發動機仍記憶猶新,而且不少人對鈴木還非常懷念。如果鈴木突然宣佈再次進軍中國汽車市場,是喜還是憂?
鈴木肯定考慮過。時過境遷,如今鈴木即便殺入中國,也不會有當年的風光,但憑藉情懷牌,鈴木還是有一定消費市場的,如果鈴木也加入研發大尺寸乘用車的行列,説不準就可以扭轉當下的困窘。
假設是很美好的,但現實如何呢?鈴木寧折不彎呢?中國汽車市場並不缺鈴木就損失了什麼,而是鈴木離開中國汽車市場損失慘重,這個邏輯還沒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