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最新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61%,科技作為重要驅動力,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也催生了一批“新農人”。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成為現實。今天(8月29日)的“一線調研”,我們就跟着記者到田間地頭、温室、羊舍去看一看。
在黑龍江墾區紅衞農場,眼下正是水稻灌漿的時候。原本是農忙時節,但齊整整的稻田裏卻看不到幾個人。
紅衞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種植户 楊忠全:你看,這是無人機剛拍回來的畫面,(水稻長勢等)無人機都能監測到。
在農場智慧農業示範區工作平台,一組組新數據不斷出現在屏幕上:無人巡田機大範圍“偵探”後,不斷傳輸回核心數據;後台系統快速分析和歸類後,立馬對水稻“稻飛蝨”病蟲害發出預警;負責莊稼後續生長的無人植保機根據平台指令,馬上集結出發為水稻進行噴藥作業。按照這塊面積450畝的水田計算,正常需要十個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台無人機和植保機只要三個小時就可以輕鬆完成。目前,紅衞農場已建成3600畝高標準智慧農業先行示範區。
江蘇南京浦口區橋林街道雙廟村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蔬菜產地,眼前這個鋼架玻璃結構高約8米的大傢伙就是植物工廠。這個佔地4488平方米的植物工廠,全年長週期的生產工作只需要5個人來完成。植物工廠裏採用水培和密集種植,蔬菜在大田種植2個月的生長週期在這裏僅需20多天,同等面積的產量比大田種植提高了50多倍。
植物工廠生產負責人 陳洪:我們通過對植物生長的温、光、水、氣、液和二氧化碳進行精準調控,有效地克服植物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對自然界的生長條件依賴。
浙江湖州呂山鄉是“中國湖羊之鄉”,“湖羊智慧循環產業園”是當地主要的湖羊養殖基地。面對連續高温天氣,往年給羊羣最簡單解暑的方式是剪羊毛,但在今年有了新變化。
湖羊智慧循環產業園數字“羊倌” 陳偉方:我們每棟羊舍裏都已經安裝了這個環境採集傳感器,一旦超過羊羣健康生長所需的參數,傳感器就會把數據上傳到數據平台,系統就會自動打開風扇、捲簾、噴霧除臭系統來進行一些調控。
陳偉方口中的數據平台就是湖羊智慧管理平台,有了它,大到養殖場全場監控,小到一隻羊一天吃多少飼料、長了多少肉,技術人員都能瞭如指掌。320畝養殖區裏5萬隻湖羊,16個技術人員就可以完成管理。如今,產業園裏使用信息化集成技術攻克了種種難題,湖羊品質更優。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