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近日聯合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發展綱要(2022—2030年)》(下稱《綱要》),旨在進一步優化我國旅遊休閒環境,完善相關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豐富旅遊休閒內涵,促進相關業態融合。

據悉,《綱要》共提出10項重點任務,具體包括髮展現代休閒業態、提升旅遊休閒體驗、推進產品創新升級等內容。其中,關於保障旅遊休閒時間、優化全國年節和法定節假日時間分佈格局的內容,引發社會熱議。

“希望放假不調休”“建議加長春節假期”……諸如此類聲音受到關注。《綱要》出台後,會如何優化全國年節和法定節假日?紅星新聞採訪了相關專家。 

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文旅部官網截圖

1

每年近三分之一時間在休假

為何仍感“假期荒”?

實際上,我國節假日天數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已有所增加。紅星新聞記者查閲發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為7天;1999年增至10天;2007年頒佈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設為法定節假日,假日格局得到進一步完善。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已變為11天,算上週末休息日,每年非工作日總計在115天左右,佔比超31%。換言之,中國人每年有近1/3的時間在休假。

此外,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2021年10月發佈的《中國休閒發展年度報告(2021)》統計,與2019年相比,2021年城鎮居民工作日、週末、節假日休閒時間均出現不同幅度增長,其中週末增幅最大、節假日次之,休閒時間分別增加0.91小時和0.64小時。其中,農村居民平均每天休閒時間從3.14小時上升至4.36小時,漲幅達38.85%。

即便休息日超百天,依然有不少人感到“假期荒”,國慶、春節扎堆出遊的話題不絕於耳。這背後,真的是放假天數不夠,還是放假的“打開方式”不對?

“從總量上看,放眼全球,我認為我國節假日天數並不少,也符合我國國情國力。”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大家之所以覺得假期天數還不夠,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戴斌認為,其一,隨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經濟發展,大家渴望有更多的假期來滿足自身享受生活的方式;其二,由於現行假期多為集中休假,這造成了居民的集中出遊,帶來的出行體驗感、品質感相對變低,這也構成了人們認為節假日不夠用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創產業研究中心旅遊研究所所長劉思敏看來,雖然目前我國休假總天量並不算少,居於世界中等水平,但這也意味着,在假期天數上我們仍有進一步增多的空間。“很多網友呼籲假期延長,我覺得是很合理的需求。”

同時,劉思敏提出,人們之所以感覺“假荒”,是因為現行的休假結構還不夠合理。劉思敏解釋,隨着國內經濟水平增長,人們精神需求提升,旅遊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風景在遠方”,除了國慶、春節兩個長假外,其他諸如清明、端午等三天假期,並不足以支撐遠遊以及長途探親等較為耗時的安排。

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2018年國慶節,成都春熙路步行街人山人海。紅星新聞資料圖

2

前挪後湊的調休,合理嗎?

專家:從國際上看,還可以加以優化

自2008年開始,我國共設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七大全民法定公休節日,按照規定,全民公休節日的假期通過調整雙休日來集中休假,休假時段每年由國務院發佈。但網友對調休頗有微詞,一項媒體公開的調查顯示,在“短假無調休”“長假有調休”和“都行”三個選項中,近80%的網友選擇“短假無調休”。

那麼,前挪後湊的休假模式,在國際上是否有先例?戴斌回應紅星新聞表示,1999年我國實行黃金週制度,連放七天假,實際上是三天假期,加上雙週末的調休。這種黃金週制度最早是向日本學習借鑑,國際上也有少數國家或地區,通過這樣的集中休假方式,以實現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但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從國際主流來看,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長假並不需要調休,正常該休幾天就休幾天。”戴斌説。

紅星新聞記者查閲發現,如美國共設有10個法定節假日,規定將原本固定日期的節日調整為與其最接近的星期一,並以此固定下來。換言之,對於固定日期節日,美國很少調休。舉例來説,比如獨立日恰好在週中,那麼就當天放假;如果其在週末,那麼則在下週一補休一天。

再如日本,共設有16個假期,也同樣放假不調休,但會補假。比如假期趕上週末,則在下週一進行補充。 

3

增加假期時間,我們真的需要嗎?

專家:四類人羣急需長假

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呼籲增加長假期,取消調休是不少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

“我們呼籲增加假日總量,但更重要的是需要進一步合理優化假日結構,換言之,就是我們更需要長假。”劉思敏認為,眼下雖然雙休日填充進了假期,但對於四類人羣而言,小假期或者雙休,並不能滿足遠距離出行需求。

第一類人羣,異地尤其是跨省就業打工者,他們需要長假期來實現遠程探親的需求;第二類人羣,即小康白領人羣,需要長假來滿足中遠程休閒度假的精神需求;第三類人羣,即中西部旅遊業比較有優勢的地區,更加需要東部地區客源前往消費旅遊,而這同樣會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第四類人羣,即我國目前相對“老少邊窮”的地區,同樣需要額外的客源來實現經濟發展。

基於以上原因,劉思敏認為,眼下延長假期很有必要,呼籲增設黃金週,以實現假期結構的優化配置。 

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節假日,樂山大佛景區擁擠的人羣 資料圖

4

帶薪休假制度

政策落地為何會“打折扣”

一直以來,國家層面始終強調把帶薪休假制度貫徹落實。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4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2015年發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均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則明確,在2020年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實。

“帶薪休假確實是基本權利,特別是職工應該享有的權利。”戴斌告訴紅星新聞,從現實來看,我國帶薪休假制度仍有進一步落實和普及的空間。

對此,劉思敏也表示,從帶薪休假的保障上,我們和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劉思敏解釋稱,雖然我國已經施行了帶薪休假制度,但是不少企業都會設置工作年限,或者休假起點定為5天,且最多不超過15天,況且並非每一名工作者都享受帶薪休假制度。相比之下,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已然能做到平均每月都有額外的帶薪休假。

在劉思敏看來,切實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減少休假前提條件,增加休假時長,擴大帶薪休假羣體範圍,是需要學習借鑑的地方。

不過,主動放棄帶薪休假權益的羣體,也不在少數。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發佈的《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顯示,在北京市有業羣體中,2016年有30.1%的人沒有享受帶薪休假。在這些人中,“工作太忙,沒時間休”的佔比達45.6%,“單位無帶薪休假制度”等原因位居其後。

對此現象,劉思敏表示,即便國家強調帶薪休假制度,但由於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國情不同,所以政策落地的效果也會“打折”。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我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依然供過於求。

“從帶薪休假的提出,到落實,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戴斌分析指出,下一步,我國需要增強國民旅遊休閒的觀念普及,增加職工的權利意識,用好5-15天的帶薪休假。這樣一來,結合現有的節假日,一方面可以提供遠途旅遊休閒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更符合我國現有的國情國力。

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國慶黃金週,擁堵的高速路 圖據新民晚報 資料圖

 5

如何優化法定節假日格局?

專家:適當增加假日總量,增設長假期

實際上,這已不是文旅部第一次出台有關優化國民旅遊休閒的文件。2013年3月,文旅部便下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該文件明確要求保障國民旅遊休閒時間、改善國民旅遊休閒環境、推進國民旅遊休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民旅遊休閒服務質量等任務。其中包括加強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監督檢查、逐步實行低票價、打擊欺客宰客、城市休閒公園限時免費開放、提高旅遊休閒教育質量等保障措施。

上述文件實施以來,我國旅遊休閒環境得到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產品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旅遊休閒內容也持續拓展延伸。

那麼,本次新《綱要》出台,又釋放了什麼信號?前挪後湊的調休制度,是否會暫停?更多長假是否會應運而生?對此,劉思敏表示:“我個人認為,《綱要》出台後,假期結構會在一定程度上沿着這個方向改變。但具體怎樣去改,改到什麼程度,現在還不能判斷。”

究竟該如何優化假日分佈格局?劉思敏認為:“就是在適當增加假日總量的情況下,重點增設長假期。”他解釋稱,一方面社會需要更加貫徹落實帶薪休假,另一方面就是增加額外的黃金週,或者延長黃金週假期天數。只有增加黃金週長假,才是改善假日分佈結構的有效手段,也是當下釋放旅遊消費,扶持旅遊產業的一項重要策略。

劉思敏還表示,建議增設3~5個法定節假日,並恢復過去的五一黃金週,呼籲在8月增設“避暑黃金週”。

他解釋稱,人們集中在十月或寒暑期出遊,同時人們回家探親、辦婚禮、甚至領略四季風光都成了剛需,但如今卻無法徹底得到滿足。所以才有了國慶、春節人滿為患的局面。

劉思敏建議,或可考慮在每個季度都設置黃金週。他補充説,其實增設兩大黃金週,只需新增5個休假日,其中2天放在原有3天休假基礎的五一期間,另3天放在8月、連休週末,這樣就能讓每個季度都有黃金週。

而戴斌認為,優化現有節假日製度,建議把更多選擇權交給人民羣眾,充分滿足人民羣眾對旅遊休閒個性化、多樣性、品質化的要求。同時,戴斌也指出,旅遊休閒制度的設計、優化也都必須從國情出發,不能過於理想化,既要考慮到人民對休閒的權利的滿足和實現,也要考慮到節假日製度調整所帶來的成本

而對於如何合理放假,早在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曾公開表示:法定節假日假期長短的設置,需要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綜合考慮假期增加對用人單位人工成本、生產經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實習生 李想

編輯 官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36 字。

轉載請註明: 紅星觀察|法定節假日或將優化,專家建議增設“暑期黃金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