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感是它的亮點,但三缸發動機卻不是它的痛點
自吉利ICON在今年情人節上市至今已過去將近7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吉利也在不斷探索着更多的ICON用户,為此吉利也聯合很多不同領域的玩家搞起了跨界藝術。例如與先鋒時裝設計師張馳合作的T台大秀、ICON與飛躍的聯名潮鞋,以及未來還要推出的ICON色號口紅、帽子等等。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吉利ICON這款新車型瞄準的從來都是追求小眾與個性,追求新浪潮的年輕人。當按部就班的生活再也無法框住追求快活與張揚的年輕人後,吉利ICON的到來就顯得如此之恰到好處。
這一次的ICON的試駕活動將我們帶到了烏蘭哈達,一個集草原與火山地質並存的神秘地帶。在辦公室裏喊再多的詩與遠方,都不如親臨一場火山Party,只不過我沒想到的是,這場Party的首秀就是激情無比的盲駕挑戰。
所謂盲駕挑戰就是將ICON的車窗全部矇住,通過它搭載的540°透明底盤這個配置來觀察車身的周圍情況,以此通過1公里的懸崖道路。好在這個配置不僅可以將車輛各周邊的情況盡收眼底,同時畸變控制得也比較合理,再加上屏幕的流暢度、分辨率和反應速度也足夠優秀,從而讓這項挑戰也變得不再恐怖。其實540°透明底盤最大的意義是在於行走在一些非鋪裝路面時,駕駛員可以通過它觀察車底的路況,從而避免最尷尬的託底情況。
每一次遠行,我都會期待一場關於美景的饕餮大餐。也只有當身心真正地置於廣袤無垠的草原地帶後,才能品出“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情畫意。此時開車的我只需要兩樣東西:開闊的視野,以及足夠用的動力。
本次我們試駕的車輛為頂配的i9 BSG版,其動力由1.5T三缸發動機+48V輕混系統組成,最大功率140kW(177Ps)、最大扭矩300N·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器。一路市區+高速體驗下來,ICON的動力表現整體還是令人滿意的,尤其是在100km/h之前持續平穩的加速過程中不會出現很明顯的疲軟狀態。當然,如果你想在中後段尋求很直接很暴躁的推背感,它還是會差點意思的。
其實從參數上也可以看出,ICON的這套動力系統是全然夠用的。印象深刻的是,當悠閒地行駛在沒什麼車輛的高速公路上時,我和同車的媒體老師都曾發出過感慨:誒,這麼快時速就到120了?
轉向方面,吉利ICON仍舊是很熟悉的輕盈之感,這種調教的好處是上手簡簡單單,開起來輕輕鬆鬆。但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是不太喜歡這種過輕的風格的,因為它總會缺少一些穩重感和安全感。另外,吉利ICON的車道保持功能在體驗上也有待提升,它的問題在於每一次修正方向時幅度都會很大,就像上樓時一步邁了三個台階一樣,這樣就會導致駕駛者會感覺方向盤突然被搶了一把,如果開一趟長途,頻繁的方向盤爭奪反而會讓駕駛者更加耗費精力。
令人驚喜的是,吉利ICON搭載了智能滑行功能,當你處在comfort駕駛模式下,達到一定速度後鬆開油門踏板即可進入滑行模式。
每次提及三缸發動機,大家老生常談的問題一定是抖不抖。吉利ICON在這方面的處理還是很到位的,你如果停車打開機艙蓋去細細觀察的話,三缸發動機的物理缺陷一定還是存在的,但在正常行駛中(無論是中低速還是高速)是根本感受不到發動機所謂的多餘振動。
其實比起對三缸發動機的擔憂,我更建議你去關注一下ICON的隔音,因為在高速行駛中ICON的靜謐性表現只能説中規中矩。而這些噪音的主要來源則是風噪和胎噪,以及加速時進入升轉過程的發動機噪音。對,説白了就是,哪哪的噪音在高速時都有點大。
在吉利ICON上最好玩同時也是頗有創新之意的配置就是它的APA+全自動泊車了,不同於常規的垂直泊入和側方泊入,吉利ICON可以自定義方向泊車。只要將中控大屏裏的那個綠色停車框放到你想停車的位置(停車框的角度可以自定義旋轉),只要系統識別説這個位置足夠停,那麼你接下來就可以把停車這項工作交給智能系統來做了。
説實話,自動泊車這個功能因為受限條件太多,它一直被看作是中看不中用的無聊配置,而眾多老司機們也幾乎從來不會去使用它。或許吉利ICON的這套APA+全自動泊車也還未能達到真人的水平,但好在它代表了一種聲音和一個方向,那就是自動泊車將會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全面。
要説吉利ICON最與眾不同的亮點,我會覺得是它的設計而不是它的行駛品質。當吉利ICON在行駛質感上處於一個同級平均實力水平上後,那它要靠什麼突圍?顯然,當你見到它的第一眼你就知道了答案,那就是設計感。
方正復古的造型,古靈精怪的前臉,工業風拼撞的內飾,多彩的顏色搭配,這些元素的結合,使得吉利ICON擁有了在同級裏特殊的話語權。如果再從自家領克那裏偷師一點潮玩文化和營銷模式,那麼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種草入坑”,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