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做15人飯,女子定星級酒店送餐,當婆婆面付賬刷她兒子卡
時代不同了,現在跟過去是真的不一樣了,不管是生活方式,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相處模式,那都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年輕人呢,自然而然地接受着新時代文化思想的洗禮和薰陶,自然而然地能夠跟得上社會進步的步伐,接受新思想,勇於改變和適應,這可能是年輕人與生俱來的本領,然而作為中年、老年人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了。
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尤其是經歷過時代變遷的那一代人,他們從小的教育就是如此,後來的生活經驗也是如此,信息閉塞的年代,文化教育對思想教育並不重視的年代,造就了那一代人,只能根據看別人的生活,依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去判斷事物的對錯,等到他們老了,也很難接受新事物,説是抱陳守舊,倒不如説,是對自身年長和高輩分的一種自負心理。
不是不能改變,而是不想改變。想讓別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活,卻從不懂得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更不懂得去思想自己所認為對的事情,到底合不合理,應不應該。
“我真應該讓你看看我婆家人那一張張五顏六色的臉,真的,太爽了,我現在心裏舒坦了,我是真的要謝謝你,要不是你給我提了個意見,我都不知道我該怎麼辦才好了,這會兒可能還在廚房裏一個人偷偷抹眼淚呢吧。
真的太爽了,我這輩子就沒有像今天一樣硬氣過!”
梁秋(化名)正在給閨蜜打電話,她正在丈夫的老家,也就是她的婆家,梁秋和丈夫今年剛剛完婚,這也是她第一次跟丈夫回老家過年,結果剛回來兩天,梁秋就碰上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問題,只能向已婚已育的閨蜜求助。
當然,從梁秋如此興奮的語氣中已經可以知道,梁秋的問題是徹底地解決了,閨蜜自然也聽明白了,也為梁秋高興。
“好樣的,小秋,估計你這麼一通鬧,你這個年不會過不好了,以後應該也能永絕後患。
我跟你講,你婆婆這樣子做,本來就是典型的給你立下馬威呢,你就不能軟,只要軟了一次,以後再想硬起來可就難了,那是一次比一次難開口,這是我自己的血淚教訓。
就説我吧,當年我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我當時也是傻,也沒有人在旁邊提點我,我也不敢忤逆婆婆,結果苦了自己好幾年。”
和閨蜜寒暄了一會兒,梁秋掛了電話,出門看見婆婆,心情大好給婆婆打招呼,婆婆卻愛理不理的態度,但梁秋也不在意。丈夫似乎對梁秋也沒什麼好臉色,可是也不敢發作,對梁秋埋怨了幾句。也被梁秋三兩句話頂了回來。
“這話,你應該對你媽説,你要是心裏不痛快,那我就回孃家過年。”
梁秋佯裝收拾行李,丈夫只能好言相勸,再不敢有二話。
梁秋在婆家到底遇到了什麼事情呢,這事兒可就有的説頭了。
和丈夫回老家的第一天,當時的梁秋心中萬分緊張,畢竟這是第一次和婆婆近距離的相處,她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表現,另一方面又無意識的配合着討好婆婆。
回老家的路上,沒有經驗的她和閨蜜聊了一路,就是問閨蜜回婆家應該怎麼做,閨蜜告訴梁秋,回婆家不應該急於表現,但也不應該啥事兒都不做做個甩手掌櫃,那樣也太沒禮貌了。
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要幫忙做的,就算是在自己孃家也不應該躺着不幹事,只要做的得體,一般都能獲得公婆的歡心。
梁秋懵懵懂懂地按照閨蜜的説法去做,中午到家吃完飯,梁秋主動提出刷碗,看到婆婆滿意的神色,梁秋覺得自己做對了,十分高興。
下午四點多鐘的時候,梁秋和丈夫還在外面玩兒,就被婆婆一個電話催回了家裏。
婆婆電話裏説是有事,梁秋和丈夫回來的很倉促,到家一看,啥事兒也沒有,婆婆對兒子説道:“沒你的事兒,你去該幹嘛幹嘛。”
又對梁秋説道:“你跟我過來。”
梁秋畏手畏腳地跟在婆婆後面,和丈夫分開了。婆婆領着梁秋到了院子裏。指着一堆菜對梁秋説道:
“你先把這些菜都洗了,切好,今晚他大伯和二伯都要過來吃飯,家裏應該有個七八號人,這是晚上要吃的菜。”
洗菜切菜,倒也都是梁秋能做到事情,梁秋便也沒有什麼怨言,擼起袖子穿了件罩衣,就開始幹了起來。
忙活完了,她把婆婆叫了過來,她洗得非常仔細,婆婆翻看了一下,沒有説話,但也沒有表揚,讓梁秋有些失落。
沒等梁秋調整好情緒,婆婆緊接着又對梁秋髮號施令:“今天晚上人也不多,你會炒菜嗎?做給我看看。”
梁秋為難了:“婆婆,我也就會做個西紅柿炒雞蛋、青椒炒肉絲這種簡單的菜,這有肉有魚的,我也不會做呀。”
“凡事兒都是有第一次的,不是不做就行的,你現在已經結婚了,以後還會有孩子,難道孩子要吃你不得學着做嗎?你做,我在旁邊教你,你一邊做一邊學。”
沒辦法,梁秋只能硬着頭皮做了起來。不過在婆婆的教導下,梁秋幾樣菜做的倒是有模有樣的,味道不説多好,總歸是能吃的下口的程度,一頓飯,接受了親戚們的誇獎,梁秋也覺得有些飄飄然了。
第二天一大早,梁秋還在睡懶覺,就被婆婆喊了起來,説是今天有很多親戚又過來,大概要有十五六口人,讓梁秋跟着她去買菜。
梁秋跟着去了,和婆婆拖了一大堆的菜回來,剛想回房間歇一歇,婆婆又發話了:“別歇太久,一會兒過來,今天還是你做飯,看你做的還不錯,今天再好好在親戚面前表現表現。”
梁秋傻了,十幾個人的飯,她哪裏能做,就算能做,那又怎麼樣,剛回來兩天這就讓她一刻不閒着,這已經不是她力所能及的範圍了。
她回到房間裏,跟丈夫吐槽:“你媽還讓不讓我活了。”
丈夫也只是和梁丘説:“你就忍忍吧,這不也是家裏來人了,你做飯是給我們家長臉嘛,看我娶了一個好媳婦。”
然而丈夫的話,並沒有安慰到梁丘,她更加覺得委屈,只能找閨蜜吐露心事。
閨蜜一聽,立馬罵梁秋傻:“你是真的傻,憑啥讓你一個人做十幾個人的飯,別做!做了以後這事兒都是你的了。我給你出個主意。”
掛完電話,梁秋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高高興興地出門了,沒多長時間,梁秋回來了,婆婆看到梁秋以後,立刻讓梁秋到廚房開始張羅飯,但梁秋拒絕了。
“婆婆,不用做了,我看來了這麼多人,我做飯我怕做不來,你做飯的話,又太累了,我就出去找了個飯店定了餐,過會兒到飯點了人家就送過來了。不能退啦,人家都已經開始做了。”
過了一會兒,飯店的人上門,七七八八一共送來了近三十道菜,大魚大肉,應有盡有。
婆婆傻眼了:“這得多少錢啊。”
對方回答:“4880.”
近五千的價格,讓婆婆一下子臉色就黑了,梁秋像沒看到似的,當着婆婆的面説道:“不是今天家裏親戚比較重量級嘛,我就定了一家星級酒店的餐,這菜才拿得出手嘛,我那三腳貓哪能拿來見人呢,沒事哈婆婆,刷您兒子信用卡付賬的,已經付過了,不用您掏錢。”
這下是婆婆和丈夫兩個人黑臉了。
再後來呢,也就發生了剛開頭的事情。
梁秋的婆婆,讓回老家過年的新媳婦一個人負責張羅一家人的團圓飯,她錯了嗎?
其實説實話,如果站在婆婆的角度去思想,是一點兒錯都沒有的。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婆婆就是壞啊,故意給兒媳婦出難題,故意給兒媳婦立下馬威,就是不想兒媳婦好過唄。
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把事情想得那麼的負面,那麼的陰暗。婆婆也年輕過,也曾經是一個單純的小姑娘,可作為那個思想仍未徹底開化的時代出生的女性,當了別人家的兒媳婦以後,她們的婆婆也是這麼教她們做的,向她們灌輸的都是那些實實在在的女德思想。
即便她們曾經懷疑過,可大環境如此,誰也沒有真正的抗爭過,即便有,也會被現實所打敗,慢慢養成了逆來順受,順從的性格。那些曾經困擾着她們,束縛着她們的男權思想,在她們心中慢慢生了根,發了芽,融入了她們的生活中,血肉裏,最終成為了她們的一部分。
所以她們才會覺得讓那些在年輕人看來不可理喻的行為,都是對的,即便她們也不認為是對的,可大家都是這麼做的,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這就是很多年輕的媳婦想和婆婆講道理,卻無論如何也講不通的原因。
你説的是道理,但她説的是人生經驗,根本討論的就不是一件東西。
如今這新鮮前衞的思想觀念遍地開花的現在,其實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應該學着去改變,放棄自認為吃的鹽比年輕人多,走的路比年輕人多,經驗帶來的自負。
鹽吃的多,只是代表你年長一些,不代表你更有權威,路走得更長,只是代表你經歷的歲月漫長一些,不代表你掌握了真理。
好好學一學如何融入如今的時代風氣中,虛心學習,時代畢竟還是年輕人的時代,常常自省,婆媳矛盾問題才會切實從根本上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