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需要人與人互相尊重與理解

新京報訊(記者 裴劍飛)斑馬線的歷史,最早或可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當時意大利龐貝市由於人車馬混行,導致交通擁擠和堵塞,人們就在接近馬路口的地方,橫砌起“凸出路面的石頭”,稱為跳石,供行人穿越馬路,同時讓馬車的輪子可以在跳石兩側通過,這樣橫穿馬路的行人與沿路直行的馬車互不影響。後來,汽車代替馬車成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跳石演變為了潔白、醒目的“斑馬線”。而無論跳石還是斑馬線,其功能都是保障城市交通的順暢有序。

2021年8月,北京交警發佈消息,為加強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交管部門將以“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為切入點,在現場執法的同時,啓用“電子警察”記錄抓拍“未停車讓行”違法行為。以此為契機,新京報《城市體驗官》曾做過一期關於體驗文明引導員值守斑馬線的視頻節目,記者穿上公共文明引導員的制服,背上喇叭和引導員們一起,在路口進行文明出行的勸導工作。

在記者體驗的當天,遇到機動車禮讓行人時,身邊的文明引導員們會提醒行人“機動車正在禮讓,大家抓緊時間通行”、“文明出行、互相禮讓”,身邊的市民聽到後普遍都自覺快走了幾步,這樣機動車也得以順利通過。後來記者瞭解到,這些温暖的引導詞都是文明引導員們自己的“小發明”。

這些來自基層的智慧,對城市管理者同樣也應有啓發。

如果説“車讓人”是法律層面對駕駛員的約束,那麼“人讓車”同樣值得點贊和推廣,它彰顯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與理解,也更加接近“禮讓”的本質。文明禮讓不是哪一方的責任,而是對每一個交通參與者的共同要求,不論開車、騎車,還是坐車、步行。因此,“禮讓斑馬線”,説到底,就是多為自己生命着想,多為他人安全考慮。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孫琳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9 字。

轉載請註明: “禮讓”需要人與人互相尊重與理解 - 楠木軒